妙书斋>重生小说>前秦猛士>第71章 和戎之术 入居塞内
  燕国虽然在慕容俊死后,经历了一些风波,但总算是平静了下来。

  而且在接连的风波之后,燕国的国力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使燕国上下在慕容恪的治理下凝聚力变得更强,燕国的实力依旧是雄据天下的五国里最强大的。

  在南边的晋国本准备趁慕容俊去世,举兵伐燕,想要一举收回故土。然而在得知燕国在慕容恪的主持下没有一丝乱像,掌握着晋廷军权的桓温不禁发出“慕容恪尚在,所忧方大耳!”的感叹。

  要知道桓温可是一向主张大力北伐,收复中原的主战派将领。他在灭蜀之后,更是一直贯彻北伐,这念头从未停息。

  而且就在几年前,在桓温的率领下,晋军北伐收复了洛阳,更是差点就收复了关中,只是由于苻雄占着城坚食足之利,而桓温军中乏食,无奈之下放弃了继续攻下关中。

  现在桓温却对时遭大丧占据中原的燕国没有一丝进攻的欲望,因为他知道慕容恪是一个不世出的人才,而且还拥有百万雄兵,根本就不是那么容易能够拿下的。

  何况现在占据关中的秦国也渐渐崛起,实力逐渐强盛,若是这时倾尽国力,讨伐燕国,必然给关中的秦国以可趁之机,这当然不是桓温所愿看到的。

  不仅如此,桓温现在权势虽盛,但朝中反对他的人也不在少数,只是因为他尚握有大权,不敢轻动。

  若是这次北伐失利,不知道又会发生些什么不可预知的变故,很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以往辛苦建立的威信、基业,瞬间化为乌有,这更是桓温所不愿看到的,所以虽然朝中大臣皆以为中原可图,但桓温这个主帅却并没有按照朝臣的想法,使北伐之业成行。

  燕国的风波结束,秦国却突然发生了一件让朝臣感到棘手的事。

  常年对秦国北边进行袭扰的匈奴左贤王刘卫辰遣使请降,并且请求入居内地,开垦田地,并承诺春来而秋返。

  这消息在苻坚看来,绝对算得上是喜事。因为匈奴居然愿意放弃延续数百年的游牧生涯,主动学习汉民族的先进的农耕生活。这是以德治国使得刘卫辰向化而来,至少苻坚是这么以为的。

  但是在另一方面,从匈奴多次率兵侵扰边境的经验来看,他们总是胜则得寸进尺,败则遣使请降,没过多久便又再一次率兵进犯。实在是毫无信用,禽兽行径。

  这一次匈奴的请降会不会又是营造一种假象呢?苻坚不得而知,他虽然愿意相信刘卫辰是真心向化而来,但由于他实在有些了解匈奴人的习性,不得不对这次请降有所怀疑。

  于是苻坚在一日后的例行朝会上向群臣说道:“今匈奴刘卫辰遣使请降,并请田内地,春来秋返。诸位爱卿以为可准其请吗?”

  一人出列道:“微臣以为不可。戎狄性异,不知仁义,若准其入居内地,恐边境虚实尽被窥视而知,则其以后若叛,将何以御之?”

  这人正是刚刚被任命为侍中、中书监、右仆射的阳平公苻融。他的话说得并不是没有道理,苻坚也曾想到了这一层,但是却仍怀有一丝期望。

  苻坚道:“其虽夷狄,但亦慕中国德化而来,若一旦不准,那谁还会向化而来呢?”

  苻融道:“臣以为得匈奴之利小,而使之处塞内害大,愿陛下深思之。”

  苻坚知道如果不能说服苻融的话,那么群臣中和苻融一样想法的人也不会支持苻坚。

  苻坚将目光投向了位列群臣之首的王猛,见他神色自若,似乎对这件事早就有了想法。苻坚问道:“景略以为,可否准其入居塞内?”

  王猛见问,出列走到殿中,开口说道:“臣闻魏绛和戎之术,所利甚大,不如许之。”

  苻坚听王猛说完,一阵心喜,心想还是王猛懂得自己的心思,笑道:“那便请景略说说利在何处?”

  王猛道:“昔魏绛言于晋悼公,称和戎之利有五,一是戎狄世居塞外,贵货贱地,如此则可以货易地,此得地之利。二是和戎之后,边境再无战事,人民安居,百姓复业,此得人之利。三是戎狄既相内附,则四邻振动,此威慑之利。四是以德和戎,则师徒不勤,战事不起,此养国之利。五是以德怀人,则远来归化之人,必将源源不绝,此强国安民之利。臣以为此五利就是在现如今,也是十分符合大秦的利益。”

  苻坚等王猛说完,见到群臣都不禁对王猛的说法有了认同感,暗自点头称是,苻坚不禁会心一笑道:“听了景略之言,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在王猛已经说得如此清楚的情况下,当然不会再有人会有不同意见,于是群臣顿首道:“臣等并无异议。”

  就连本来持反对意见的苻融也出声符合,他也很想知道王猛所说的这些所利之处,能不能真正的成为现实。

  就在这时王猛又一次的开口说话了,王猛道:“但臣以为,阳平公所言亦不可不虑,不然后患无穷。”

  苻坚完全没有想到王猛怎么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说出这样一句话,他实在有些疑惑,开口问道:“那景略以往当如何是好?”

  王猛道:“匈奴反复多诈,此次使之入居内地,不可不防其别有用心,故臣请在其居住周围五十里外增加驻军,一旦有什么变故,也好及时应对。”

  等王猛说完,苻融也出声附和道:“臣以往王大人所言甚是,愿陛下从之。”

  苻坚当然明白这是防患于未然之策,这样做也确实能保证边境地区的安全,即使刘卫辰不是真心,那样也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害。

  于是苻坚欣然准奏,一边派出使臣前往刘卫辰所在地宣旨,同意他们入居内地,一边开始暗中调派军队前往北方边境驻扎,以防万一。

  刘卫辰在接到苻坚圣旨的时候,心中不禁有了些笑意,他终于可以亲自前往边境查探秦军的部署情况了,他要找到自己屡战屡败的原因,而最好办法,当然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当初他和弟弟右贤王曹毂商定这个计策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苻坚会这么快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现在他们的机会已经来临,他们当然不会错过。

  在送走苻坚派来的使者后,刘卫辰和曹毂商议道:“这次进入塞内,一旦摸清秦兵部署,咱们便里应外合,前后夹击,一血前耻。”

  曹毂笑道:“还是大哥智慧过人,想出这样的计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咱们匈奴又可以再一次入主中原。哈哈哈……”

  刘卫辰道:“现在咱们的实力还很弱小,就连临近的代国都不一定比得上,要想逐鹿中原,还得加紧壮大咱们的实力啊!”

  曹毂道:“大哥说的是,咱们匈奴人弓马娴熟,能征善战,就是数百年来持续受到打压,这才一蹶不振,不过现在咱们手里这近十万兵马,也不是可以小觑的!”

  刘卫辰道:“等为兄入塞之后,贤弟一定要加紧训练士卒,争取让咱们能一战成功。”

  曹毂道:“小弟定不负大哥所托,大哥就放心吧。”

  刘卫辰笑道:“好,你我兄弟齐心,定然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哈哈哈……”

  几日后,刘卫辰带着近万人大举向塞内进发,其中不乏妇孺,但更多的是壮年男子,而这些男子当中大多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

  这次来到塞内,所有的重任都压在了这些老兵的肩上,他们不仅要学会耕种之法,还要查探秦军部署,这是刘卫辰在出发前给他们下达的命令,死命令!

  可是刘卫辰没有料到的是,他的这次大举入塞,却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那就是刚任云中护军的贾雍,他并不知道刘卫辰的入塞是经过了苻坚的允许。

  贾雍刚上任不久,急于立功,而这次刘卫辰带着这么多人明目张胆的入境,更是对他的一种挑衅,终于在等到刘卫辰进入他的辖地之后,贾雍探查道刘卫辰随行的还有数千妇孺,感觉是难得的机会,当即派出了军中司马徐赟帅领数千骑兵前往攻袭。

  徐赟领兵出战,本以为会有一场恶战,却不料几乎没有受到多大的抵抗,便大获而还。

  原来刘卫辰见到有兵马来袭的时候,便感觉不对,他在想难道苻坚这次是假意准他入境,等他入境之后,再一举将他歼灭?

  于是刘卫辰当时立马做了一个决定,留下一千人抵抗来兵,赢得时间,然后他自己带着剩下的人赶紧撤离,可是那些妇孺却也被刘卫辰当成拖累给留了下来。

  面对数倍于己之敌,刘卫辰留下的那点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挡,在抵抗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很快便缴械投降了。所以徐赟这次能有如此之大的收获,也不得不说是一个偶然。

  然而那徐赟收兵回报的时候,却大大的夸张了战争的激烈程度,让贾雍觉得这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大功了,于是他连忙起草奏章,向苻坚报功。

  几日后,长安城里,宣政殿内,苻坚拿着贾雍送来的捷报,对王猛说道:“这贾雍擅自出兵,扰乱朕的计划,这下刘卫辰恐怕再也不会内附了。”www.miaoshuzhai.net

  王猛道:“臣以为未必,刚才臣看过奏章,据贾护军所奏,俘获甚多而斩杀很少,只要陛下下旨将俘获人众归还,再谴责贾护军一番,作为向刘卫辰的解释,若是他真心归附,必然会再次率领部众入塞的。”

  苻坚怒道:“这贾雍坏朕大事,不杀不足以平愤,只是加以谴责,怕是太轻了些!”

  王猛道:“贾护军事前并不知情,所谓不知者不罪,况且贾护军也是忠心为国,陛下何必横加诛戮。而且此役之后,匈奴对贾护军必然心存芥蒂,如此可用贾护军来威慑匈奴,使祸患不生。既全忠臣,又护国境,两全其美,陛下何乐而不为呢?”

  苻坚闻言,果然怒气消了许多,说道:“虽然留他性命,让他戴罪立功,但还是应该对他处以惩罚,使匈奴信服。”

  王猛道:“陛下圣明。”

  贾雍在云中等待这苻坚的回复,他相信在才上任几月便立下如此功劳,就算不升官加职,也得有个口头和物质加赏吧。

  这一天,从长安来传旨的使者终于来了,贾雍万分高兴的前往迎接。可是那使者却并不十分领情,一路上也只是假意的陪着贾雍笑笑而已,无论贾雍问什么,他都缄口不言。贾雍以为是这使者脾性如此,也不在追问,安静的往官署走去。

  等到进入官署,那使者朗声道:“圣旨到,云中护军贾雍接旨。”

  贾雍道:“臣贾雍接旨。”

  只听那使者道:“……朕方修魏绛和戎之术,不可以小利忘大信,昔荆吴之战,事兴蚕妇,浇瓜之惠,梁宋息兵,夫怨不在大,事不在小,扰边动众,非国之利也。所获资产,其悉以归之。尔擅自出兵,使国失信,黜官为民,以白衣领职……”

  贾雍听完,忽然瘫软在地上,他没有想到打了胜仗不仅没有奖赏,反而将自己的官都给丢了。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来使会如此冷漠,原来是因为使者早知道他已经被贬黜为民了。

  不过贾雍作为一方将领,还是能够领会到苻坚的意图,既然贬了他,又让他白衣领职,这其实只是对他的考验而已。

  而另一方面,苻坚也再次派出了使者,前去向刘卫辰解释这其中的误会。刘卫辰本来还怀疑这是苻坚的计策,可当得知苻坚让贾雍将上次俘获的数千人全部归还,而且贾雍还被贬黜为民之后,刘卫辰这才相信了来使的话。

  于是刘卫辰再一次带着部族里的人前往塞内居住。不过这一次,刘卫辰学聪明了,为了防止再有人像贾雍那样对他进行攻击,他请求苻坚派了两队大秦士兵为他们护行,他相信这样总不会在有人会产生误会了吧。

  终于,在几日后,刘卫辰带着近万部族在云中之南安定了下来,开始一边向秦民学习耕种,一边悄悄的对秦国的边防进行查探。

  可是刚刚被贬黜的贾雍在刘卫辰入塞之后,也没有闲着,他觉得他之所以贬官,全是这刘卫辰害得,而匈奴之人向来狡诈多变,不可不防,这次借机入塞,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阴谋。

  于是贾雍向刘卫辰部族聚居之地的周围派出近百名斥候,时刻观察他们的动向,一旦有什么可疑的举动,便要报这贬官之仇,以泄其愤。

  刘卫辰也渐渐感觉到周围出现了一些不属匈奴的秦民,他也开始防备了起来,不再有新的动作。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爱阅小说app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爱阅小说app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爱阅小说app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为您提供大神堪丈几寸心的前秦猛士最快更新

第71章 和戎之术 入居塞内免费阅读.https://www.doucehua.xyz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