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斋>相师小说>神秘让我强大>第二千零八十三章 孝之争
  此言一出,顿时上下一片哗然。

  谁也没有想到,孔融明明是孔子后代,他竟然不遵从孔圣人的话。

  说实话,孔融本人争议是不少,但至少他敢喷。

  在历史上他就是因为说出父母对儿女并没有生育之恩的话,结果导致被曹操抓住把柄,从而杀掉了。

  要知道儒家一直都是讲究忠孝为根本的。

  以孝道,人要对父母尽孝为基础,进而引申到人,要对君主尽忠。

  说君主就是天下人的父母,养育天下人,从而天下人要孝敬君主。

  所以说孝道是根本,是很多朝代治国的基石。

  是笼络人心的基础。

  汉朝许多皇帝们的谥号,基本上都带个孝字,汉孝武帝,汉孝文帝,孝什么帝的。www.miaoshuzhai.net

  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正统性。

  后世明朝的皇帝也是如此,明孝宗,有弘治中兴,就是明朝士人眼中的千古一帝,于是得了这一个在他们心中最好的谥号。

  而孔融公开否认孝的基础,那无疑彻底打破了人们以往的认知基础。

  由此可以知道,不管孔融人品到底如何,但从他能说出这个话,就可以知道三国时代,人们的思想仍旧活跃,还敢于对一些固定的核心的东西发起质疑。

  要知道孔融说这话对他自己没有半分钱的好处。

  无论是后世名声,还是实际的利益上。

  论名声,他已经有了孔融让梨,即便后世小儿都知道了。

  他不需要沽名钓誉了。

  论利益,他只要老老实实坚守孔圣人所说的话,与天下士人主流站在一块,即便曹操都只能憋屈地挨他的喷。

  孔融明明是能从忠孝为本这种理念中,得到最多利益的人。

  可是他反而激进地说出这种振聋发聩的话。

  至于目的,显然与当时人们越来越愚昧的孝道有关。

  比如郭巨埋儿奉母,为了孝道,可以埋葬自己的儿子,来防止母亲节省口粮给疼爱的孙子吃。

  孔融显然是反对这种做法的。

  “孔文举如何会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曹操听到后,大吃一惊。

  此时对方还没有喷他,他对孔融的理解还只限于这是个大名士,从小就有名的那一类,和他曹操相比,那就是天上人家的孩子。

  绝对是天上的。

  那可是孔圣人的后代。

  而他是什么,是宦官之家的后代,为了洗清这个污点,他不惜下狠手与宦官阶层决裂。

  崔成也是疑惑,孔融他可是孔子的后代,而且还是士族中的第一阶层。

  可以说按照太行山人的说法,孔融本来应该最顽固,最保守的去坚持这个忠孝,这样才有利于他自己利益。

  可是他偏偏就要反对这个孝字。

  其实仔细想想就知道了,嫡派圣裔大孝子孔融,这是旗帜鲜明的反对愚孝。

  甚至因此事,而被曹操抓住把柄,进而遭到杀身之祸。

  可以说他是狂士,也可以说他有所追求,并不想靠祖宗的话来吃饭。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这就是孔融的原话。

  而且他厉害,与他一同死去的两个孩子,也说出了千古名言: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他在建安年间被判弃市,妻子一同被诛杀。

  而孔融这话,在闻人升的理念引导下,早早说了几十年。

  他是在说父母对子女并没有生育之恩。

  生而不养没有恩情。

  父母就不能利用生养子女这个原因,而去无限制地命令子女。

  子女也不能因此就无条件地屈从父母。

  孔雀东南飞,就发生在汉代,正是当时越演越烈的愚孝而产生的悲剧。

  孔融这一说法,倒是很有些类似现代观点。

  很契合闻人升理念的核心。

  那就是父母和子女都是独立的个体。

  两者人格平等,互相不能命令。

  父母可以出于教育子女,培育对方而在有道理的基础上,管教对方,但不能靠着生育之恩,要求对方无限制地服从自己,包括殴打辱骂发泄自身情绪等等。

  孔融很明显就是在反对愚昧的孝。

  比如“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然而他并没有解释这点。

  因此当下士族之人,纷纷大骂孔融不孝。

  “浪得虚名,果然小时了了,大未必然。”

  “孔文举不当人子,吾辈羞与其为伍也。”

  与此同时,太行山中。

  某学堂之内。

  荀攸找到正在与某个未来大喷子,此时还是个十二岁少年的祢衡谈笑风声的孔融。

  “孔兄,外人误解于你,你为什么不发一言解释,偏偏要任由他们辱骂?”荀攸过来说道。

  他来找孔融,当然是有目的……对方名气大,将来民择君的时候,这家伙肯定能派上用场。

  他明白自己的本事,并不在于掌握军权。

  出谋划策他可以,但杀伐果断他做不到。

  既然如此,从名望入手,将来未尝不能做一任君主,青史留名。

  这可比辅助一个君王强得太多了。

  所以他才来劝说孔融,因为他明白,只要孔融说出自己真意,就会迎来逆转。

  雪中送炭,才是高明者所为。

  这时,小小的祢衡却道:“哼,世人庸碌,除师尊外,唯独孔文举可堪入眼,为何又要向庸人解释?”

  荀攸闻言被震了一跳。

  这谁家的小孩,出口就一通地图炮……这个词也是从赵师那里学到的。

  “说的好,庸俗之人,再解释他也不听,听也听不明白,只留待青史懂我。”孔融含笑说道。

  他今年32岁,比祢衡整整大了20岁,却是一看就入眼了。

  这就是相性。

  大喷子祢衡只服两个人,一个是孔融,一个就是后来的杨修。

  现在又多了一个人,就是赵想世。

  “好吧,看来我也是庸碌之人,不过我倒明白文举兄真正的主张是,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这才是孔圣人所说的话。儿子不应该为了所谓孝道就牺牲自己的性命,那才是大不孝。”荀攸叹道。

  孔融也喷人,但喷曹操是因为对方想要篡汉。

  他的死是内部权力斗争,不是喷人引起的。

  所以他听到这话后,顿时生出知己之感。

  “正是如此,知我者除师尊、祢生外,竟然还有公达也。”孔融起身,竟然向荀攸拜了一拜。

  “不敢当。”荀攸立刻避开。

  他当然不能接受。

  “前日我听师尊开讲,他随口说过,孔圣人许多话本意都是好的,奈何后人为了荣华富贵,为了功名利禄,为了迎合君上,必然将其曲解利用,牵强附会。千年之后,不知道要惹来多少仇恨加于其身,我身为后裔,当然要负担其清源之责。这才是大孝。”孔融这才说出自己为何说出大逆不道的话。

  “原来如此,果然孔文举天下孝子,如此果真不负其名也。”荀攸很是佩服。

  要知道孔融说这话可真是没有丝毫好处,如果放到一个看不惯他的君王眼中,就是取死之道。

  圣人后裔的庇护,也庇护不得。

  因为你不孝,自然就不配得到圣人庇护。

  杀了你,也不会引发士人多少的反抗。

  荀攸果然是智谋之士,他直接就预言了孔融的结局。

  幸好,这一个分支里,孔融不会有那种悲哀的结局了。

  荀攸自己想想,他能不能容忍孔融?

  恐怕他如果要是一直当君主的话,也是不能容忍的。

  因为这家伙名气大,如果一心反对自己,如果掺和到自己的继承人之中,自己也会用这个借口杀了他满门。

  如果自己不是一直当君主,只任十年的话……随便他怎么反对去,反正自己干完十年就拉倒了。

  还怕人骂吗?

  突然间,荀攸顿时明白了赵师的良苦用心啊。

  “我明白了,难怪赵师说过要君不能久,久则必生天大的私心,甚至完全忘记仁义之道,只求利。”荀攸突然道。

  孔融闻言点头道:“是啊,君要选择贤者,不能持久为之,当今皇上不贤明,应该换之。再从汉室宗亲中选择一名贤明者为之。”

  荀攸一愣,接着道:“文举兄,一定要从汉室之中选择?”

  “那是当然,如今大汉四百年天下,早就深入人心,汉乃正统。师尊说的话只是理想状态,天下间庸碌者多也,刘家子孙何止百万人?百万中选取一人为君,既能迎合人心,又能治理朝廷,此乃两全其美之法。”孔融坚定道。

  呵呵,果然如此。

  这家伙是个拥汉派,虽然来听赵师的课,也不以年龄尊长拜对方为师,但也没有全盘接受。

  只接受了部分,然后和他已经有的主张融合起来。

  荀攸倒也不失望,毕竟今天一番话传扬出去,他荀公达就有了识人之明。

  这可是“选君”的必要条件之一。

  一个是君主可以不通军事,不通民事,但必须通人事。

  不通人事,其他再精通,也是劳而无功。

  两人又谈论一阵,荀攸发现那个祢衡倒是很有潜力,将来肯定会有大名声。

  因为这小子太能抬杠了……

  你一句话说不对头,上一刻还和你笑脸,下一刻就能和你翻脸。

  也就是孔融这样的人,能包容欣赏对方这种性情。

  没多久,又开课了。

  这次闻人升又出面了。

  闻人升这次讲的是人体医理。

  他来这个三国,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是疾病。

  论到征战、厮杀,没人能杀得了他。

  他可以提前察觉很多危险,并且做好绝对安全的准备。

  天灾的可能也很少。

  他住的房子是竹制的,只怕火不怕震。

  只有疾病,突如其来的疾病会打败他。

  所以他在建立了根基之后,就用了相当多的力量去攻克疾病。

  至少先把常见的风寒,这两种古代人闻之色变的大敌给搞定。

  不知道多少婴儿青年,因为一个风寒,导致体温过高就没了。

  “人体乃是一团水,投入外物,可使之清澈,也可使之浑浊。如何确定外物的有用与否,就要用到对比和试验。”

  “今天要讲的就是双盲实验法。”

  众人认真听着。

  其实三国之时,华夏医学还是讲究实证的,也开始解剖。

  神农尝百草,就是最早最简单的实证。

  直到后来与玄学、道学佛学混合,就像儒学一样,越来越走上玄虚之谈,不再追求实证。

  毕竟后者省心啊,也不容易出事。

  “比如这种草药可以治疗风寒,我们就要试试只用它,和不用它在不同病人身上,会有什么效果。”

  “如果有效,再将草药掐头去尾,选择哪一部分来看看,最有效果。”

  “如此无限测试下去,最后得到是哪一种成分,能让人体已经浑浊的水,变得重新清澈起来。”

  众人纷纷点头。

  闻人升的话深入浅出,这倒没有什么好争论的。

  有些学生也对医学感兴趣,这个年代医生还不是贱业,人们还有着“不为良相,就为良医”的论点。

  再到后来,那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一种药治疗一种病,就要这样测试,而不是人云亦云,别人说有效果就有效果,有没有效果,必须要经过双盲和实证。天下万事万物,无不如此,光靠嘴说是没用的,要去实际中验证。”闻人升淡淡道。

  荀攸深以为然。

  他毕竟是谋士类型的人。

  必然要追求实用,而不是空谈。

  这时,又有人起身道:“师尊,如今有很多世家大族,名士攻击您的讲学,甚至将您视为叛逆,不知我等要如何去做?”

  说话那人却是荀谌。

  荀攸知道这个叔叔,也是有野心的。

  将来恐怕也是自己的对手。

  “哼哼,一群庸碌之辈,他们懂得什么,只会抱残守缺,不值一提,师尊如果和他们说一句话,就是师尊输了。”祢衡直接说道。

  呃,牛。

  众人冲着这个十二岁的童子伸出拇指。

  这年头人早熟,或者说晚熟的活不下来。

  十三岁就很多人成亲了。

  所以十二岁已经可以看成大人来对待。

  “呵呵,说他们庸碌倒也不必,不过他们说归说,但用起来却是很老实的。为师说的那些话,讲的那些道,他们一个个可都没少用。”闻人升笑道。

  众人纷纷点头。

  可不是吗?

  很多士人都在用闻人升说的话,去管理他们的庄园。

  现在汉代是典型的庄园经济。

  豪强一个庄园内,有着完整的经济生态。

  农田、铁匠、木匠、皮革、纺织,另外还有草药堂,几乎自给自足。

  当然在医生这方面肯定是不行的,还是要寻找天下名医。

  毕竟这是一个看似入门简单,但治好人太难的行业。

  (本章完)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爱阅小说app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爱阅小说app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爱阅小说app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为您提供大神木恒的神秘让我强大最快更新

第二千零八十三章 孝之争免费阅读.https://www.doucehua.xyz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