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斋>重生小说>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第一百九十六章:与君共饮
  “况且....”

  说到这里,朱瞻基忽然停顿了下来。

  然后用前所未有的凝重神态说道:“在外邦,存在一种天下人都为之疯狂的宝贝,有了这件宝贝,侄儿敢保华夏五百年鼎盛!”

  “反之,若此物遗留外邦,五百年内,我华夏必被外邦所欺,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朱瞻基此话言之凿凿,仿佛已经看到了这样的结局似的。

  而在听到朱瞻基这番话后,不管是朱高煦还是朱高燧,都是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不管这两位王爷曾经如何,如今在听到日后大明朝百姓的遭遇时,依旧还是难以接受。

  毕竟,他们的血脉当中流的是华夏的血,是老朱家的血。

  不过,除了愤慨之外,他们二人心中更加疑惑的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宝贝,能被他们这位大侄子如此称赞。

  毕竟,身为跟随老头子朱棣打天下的人,不管是朱高煦还是朱高燧都很清楚。

  这天下,可不是说你有什么就能得到的。

  而是要靠手中的刀剑一点点打下来的。

  但他们也清楚,他们这位大侄子是不会随便胡说八道的。

  既然如此,只怕他口中所说的宝贝非同小可。

  想到这里,那赵王朱高燧也没有过多的犹豫,而是跟刚刚的汉王朱高煦一般,对着朱瞻基拱手说道:“皇上,臣谨遵号令就是,要我做什么,你说吧!”

  闻言,朱瞻基也是端起一杯茶,对着三叔说道:“那侄儿我就替天下人先谢过三叔了。”

  说到这里,朱瞻基当即便命人将之前系统奖励的世界地图给取了过来。

  随后便开始在这地图上为自己这两位二叔三叔讲解起来。

  并且将大明朝的疆域以及整个世界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一遍,最终,将自己心中最大的秘密说了出来。

  中东!

  那个随便挖个坑就可能冒出石油的地方。

  石油,是整个工业时代最为重要的原料。

  没有石油,一切都是白费。

  而拥有了石油,便是掌握了整个工业时代的命脉。

  也只有如此在接下来的数百年间,大明朝才能像朱瞻基刚刚所说的那样,鼎盛数百年。

  哪怕大明朝没了,日后接替华夏的朝代,也将继续站在世界之巅。

  伴随着朱瞻基的不断解释,一旁的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也是听的痴迷。

  对于那些乱七八糟的知识,身为汉王和赵王的他们自然是没有太大兴趣去做,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小道小技。

  是那些臣子们要去做的事情。

  而像他们这样的人物,只要掌握好天下人就是了。

  可在听到朱瞻基讲到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邦国,那么多他们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的邦国,还有那么多各色各样的美女,奇珍异宝时。

  这两位行伍出身的王爷,顿时心潮澎湃。

  当然,对于大明朝之外的情况,身为大明朝王爷,他们肯定多多少少是知道一些的。www.miaoshuzhai.net

  毕竟郑和下西洋可不是白下的。

  可郑和所知晓的,又岂能跟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朱瞻基相比。

  事无巨细,天上地下,朱瞻基都能说上一些。

  这样一来,这便是给他们二人的认知打开了一扇天窗。

  一扇能看到满天星辰的窗户。

  而一旦看过那漫天的星辰后,如今已是享尽人间之福的二人,眼里,心中,哪里还放得下那苟且小事。

  满脑子只有那星辰大海。

  也在这个时候,朱瞻基也说出了自己最终的目的,按照当初给那些臣子官员们讲解时划的直线一般,再次在那地图之上随手一划,说道:“从这里,我朝的安南之地,一路向西,便可直达那藏宝之地。”

  “只要我们能打开这一路上外邦之国的商道,便可从那里源源不断的运输珍宝而回。”

  听到朱瞻基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还有那随意的一划,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虽然心中惦记着那所谓的珍宝,但心中更加感叹的是自家这大侄子朱瞻基的眼见和气势。

  要知道,他这么随手的一划,划的可是那途中数个国度。

  按照朱瞻基自己刚刚的介绍,这一路上,可是有好几个强盛邦国的。

  就算国力不如大明朝,但毕竟是在对方的领土之上。

  到了那边作战和在大明朝境内作战,那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还不像是在漠北作战,在漠北,他们的运输线还能跟上来。

  可到了那边,中间隔着好几个邦国,这物资如何运输。

  整个后勤线,都将处于敌人的包围当中。

  就即便说是将沿途上的邦国全部击溃,可总不能将对方所有人都灭绝吧?

  先不说什么道德人伦,就是你想,也绝对不可能做到。

  这要动用多少的兵力,又需要多少的人去查探。

  光是想想都头皮发麻。

  可只要人不死,那这一路上就绝对不会太平了。

  不过,他们也清楚,他们所能想到的,朱瞻基这小子也肯定能够想到。

  虽然他们都是功勋卓着的将军,可不说别的,光是当初朱瞻基这小子在那漠北的所作所为,便足以跟他们平起平坐了。

  既然如此,他们自然也就不会真的看轻了这大侄子。

  能想到中间的困难,却还如此随意自信....

  这便不是狂妄了。

  一时之间,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都被朱瞻基的野心所震撼到。

  心情也是颇为澎湃。

  毕竟,如果一切真的按照朱瞻基这小子所说的做到,那么,他们如今所做的一切,可就真的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了。

  其功,绝不逊色于当初秦始皇的统一天下。

  也在这个时候,朱瞻基突然笑着举起了手中的茶杯,对着面前的二位叔叔问道:“二位叔叔,可愿跟侄儿一同完成这个计划?”

  闻言,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对视一眼,虽然什么都没有说却不约而同的弯腰端起了茶桌上的茶杯,与朱瞻基共饮。

  片刻后。

  朱瞻基含笑站在乾清宫的大门口,远远望着渐渐离去的二叔朱高煦和三叔朱高燧。

  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当中,朱瞻基这才长长的叹了口气。

  累。

  太累了。

  虽然说那些话的时候康慨激昂,热血澎湃,可这样的话,他朱瞻基已经不是头一次说了。

  哪怕他说的是心中真话,表露出来的心意也是真实的。

  可没有办法。

  这就是身为皇帝的悲哀。

  哪怕说的是真话,说的是心里话。

  可这样的话说多了,自己都觉得假。

  好像是故意在忽悠人似的。

  可偏偏不说又不行。

  站在那乾清宫的门口,朱瞻基揉了揉额头,再远远的望了眼这偌大的皇宫。

  口中喃喃滴咕道:“老爷子啊,你说你走就走了,急什么,还把我爹带走,你这不是成心折腾我吗?”

  说罢,又自觉可笑,无奈摇头,转身又朝着身后的乾清宫中走了进去。

  在朱瞻基转身进入宫殿之后,刚刚还在宫殿前站在朱瞻基身后的赵全,瞧了眼这位新皇帝,心中也有些感叹。

  身为皇帝的贴身太监,赵全服侍了两位君主。

  也是当今世上最了解这两位君主的人。

  刚刚看到这位小皇帝的模样,不知为何赵全突然回想起了十多年前,老皇帝早些时候的情景。

  那个时候,皇上似乎也经常不明所以的感叹感伤。

  那个时候的他还没有如今这般精明世事。

  他还很疑惑,身为皇帝,哪里来的那么多忧愁。

  毕竟这天下都是对方的,要什么得不到?

  用心想事成来形容也不为过。

  如此生活,还有什么可感叹的?

  江山,美人,权力,财富,要什么有什么,又有何事值得帝王感伤。

  可在陪伴了老皇帝几十年,如今又在新君身边服侍后,有些东西他赵全也是明白了。

  毕竟,他赵全虽然只是一个太监,但毕竟是皇帝身边的太监。

  他所掌握的能量,又岂是寻常人可比。

  可他也是如此,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生活后,他才明白,有些事情,还真是连帝王都无法称心如意。

  世事,这就是世事啊.....

  赵全同样长叹一声,转身又赶忙进了宫殿,来到了朱瞻基内殿的门口候着。

  而在那乾清宫的大殿门口,皇上和赵全赵公公的举动,也如同命运一般,在那门口的小太监心中留下深深的疑惑。

  春去秋来。

  仿佛只是转眼间的功夫,原本那春意盎然的皇宫中,此刻已是一片秋凉之景。

  枯黄的树叶,伴随着那秋风浮动。

  在那空中晃晃悠悠的飘落下来。

  留下了满地枯黄之色。

  此时的朱瞻基依旧站在那乾清宫的宫殿门口,在他的肩膀上,已然因为秋凉披上了细袍。

  在这数月的时间里,朱瞻基的双脚便仿佛被绑在了这皇宫的地砖之上,是一步都未曾离开过。

  若是换了当初老头子在的时候,只怕老头子第一个便会蹦出来怀疑这小子的脑袋是不是跟他二叔一样被夹了。

  这样的事情,在早前是绝对不可能在朱瞻基身上看到的。

  可如今,就连朱瞻基自己似乎也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每日睁开眼便是在这皇宫中,闭上眼,依旧是在这皇宫之内。

  身边的人,也大多都是那熟悉的样貌。

  相比于熟悉、习惯,朱瞻基更愿意用麻木来形容自己如今的处境。

  当然,朱瞻基这数月的坚持,也并非没有回报。

  当初命杨士奇组建的海军,如今也初具规模,命工部营造的海船,也已经像下饺子一般,在整个明朝的周边海域上来来往往。

  无数的金银,正在不断的从那东瀛之地,朝着大明朝的境内运回。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整个大明朝沿海港口码头的税收,便已经达到了当初大明朝一年财政收入的七成!

  七成啊!

  单单这一项,便为大明朝增加了七成的财政。

  虽然这本就是朝廷从口中故意放出来的肉,甚至大部分被那些拥有海船舰队的人吃掉,但这本就是朱瞻基的计划之一。

  所以并不可惜。

  反倒是这样的数目,足以显现如今大明朝民间海船的交易量,正在不断的攀升,甚至可以用疯狂增长来形容。

  毕竟,与这个数目对比的可是整个大明朝数千万百姓耕耘所得。

  虽然到目前为止,这样的计划还未给大明朝带来任何正面的推进,看似只让那些拥有海船的人吃了个满嘴留香。

  但即便是此刻,也并非是真的对大明朝没有半点帮助。

  如今大明朝民间海船的数量增加,尽管都是民用商用居多,但因为数量太多,加上大明朝海军的组建正在不断的增加。

  曾经对大明朝造成很多麻烦的倭寇,却在这样的局势下,彻底的消失了。

  其实这些倭寇原本并非是东瀛的正规军队,大多数都是一些活不下去,在外讨命的东瀛人。

  这些人之所以可以给大明朝造成很多的麻烦。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他们在海上。

  加上大明朝有很长的海岸线,以及监控能力不足,所以很难将这些人彻底的清楚掉。

  至于说沿海的那些百姓,更是因为没有海船,根本无法对这些人造成任何的损伤。

  可如今不同了。

  别说是他们运气不好,被大明朝的海军所遇到,就是遇见一些人数较多的大明朝舰队,他们的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那些人的海船对比大明朝的船只而言,还是太小了。

  大明朝本身就武德充沛,加上朝廷发布的诛寇令。

  一个海上倭寇,便可得朝廷百两赏赐。

  这样一来,那些倭寇哪里还有活路。

  如今别说是来袭扰大明朝的边疆了,逃命都来不及。

  跑慢点,脖子上的脑袋就被人给砍了去换银子了。

  除东南沿海的航海业正在按照朱瞻基的计划不断发展壮大外,其境内的造船厂技术、规模、数量、产量...

  也都在不断的进步。

  同时,朝廷在拥有了足够的金银作为支出后。

  对于南部安南地区的开发,也正在快速的进行着。

  尤其是对军需相关的产业,正在飞速的增长着。

  82中文网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爱阅小说app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爱阅小说app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爱阅小说app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为您提供大神自知自明的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最快更新

第一百九十六章:与君共饮免费阅读.https://www.doucehua.xyz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