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斋>其它小说>卖花女的皇后路>73.反诗
  等了大约半个多时辰,一名斥候跟着罗布来报:“马家村已经空无一人,连和狗都没有留下一只……

  “从各种痕迹来看,村子里的老百姓应是被流寇裹挟了,大约在七八天以前,往吴林县县城一带流窜了……”

  凤寥和苏名剑等人,一起变了脸色。

  流寇!竟然出现了流寇!

  流民和流寇,虽然只差一个字,却是本质上截然不同的两类人。

  流民是受了大灾以后,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别处讨生活的普通平民,他们是需要同情和被救助的对象。

  用一句雍若前世听过的官方语言来说:他们只是受灾群众。

  流寇却不会可怜巴巴地等着别人来同情、来救济,他们会四处流窜,靠抢劫别人为生。

  他们走到哪里,就会让哪里的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流寇壮大实力的速度非常快,因为他们会裹挟受害百姓跟他们一起流窜抢劫,把受害百姓变成跟他们一样的流寇。

  灾荒之年,灾荒之地,最怕的就是出现流寇。

  一旦流寇的势力壮大起来,哪怕最后被朝廷镇`压,影响范围内也会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江山社稷的根本被动摇。

  如果朝廷镇压不住,那就是改朝换代的问题了。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凤寥、苏名剑这些处在帝国权力核心的人,心里非常清楚。

  “还有……”那名斥候吞吞吐吐地说,“村子里的房屋,大多被烧毁了,只有一处院子例外。因为……因为……”

  凤寥死死地盯着他,大声喝道:“因为什么?说!”

  那名斥候深吸一口气,大声回禀:“因为那处院子的正房里,题着一首反诗!”

  “反诗?什么内容?”凤寥的手微微颤抖,掌心变得有些潮湿。

  “小人不敢说!还请王爷和诸位大人自己去看!”

  凤寥瞪了他一眼,便说:“走!去看看!”【妙】 【书】 【斋】 【妙书斋】

  他转头看向雍若,尽量柔和地说:“等一下你就跟在我身边!别怕,我们有很多护卫,一般流寇奈何不了我们。”

  雍若对着他笑了笑,神情宁定而安然:“跟王爷在一处,我什么都不怕。”

  凤寥勉强对她笑了笑,心道:我现在却很怕!

  他心中既忧虑又懊悔:若若,我真不该同意让你跟来!我明知道灾荒之地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为什么还要同意你跟来?还是过于自大了!

  既有流寇出没,他也不敢将雍若乱支了。心里深深觉得:还是将她带在自己身边更安全一点,好在若若的骑术和体力都很不错!

  可是,许太医怎么办?那些流寇,要又怎么收拾?

  凤寥心中乱糟糟地转着各种念头,加快了速度往马家村前行。

  雍若的脑子里,则在想着前世历史上的几个造反名人。比如李自成,比如黄巢……

  李自成直接掀翻了大明朝的江山。

  黄巢最后被官军镇`压了,可他造成的平民伤亡难以计数,对社会秩序造成的破坏也无法估量,直接加速了大唐王朝的灭亡,间接开启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雍若心里叹息一声:事到如今,不管是为了此地的老百姓,还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和政`治生命,凤寥都不得不尽快去处理这群流寇了。

  哪怕明知道前方有陷阱,他也不得不去踩一踩了!

  这很可能是一个针对凤寥的阳谋。

  还是一个很难破局的阳谋——阳谋强过谋的地方就在于:哪怕凤寥看穿了对方的种种谋划,也不得不往人家的预设战场里钻,因为他不能放任流寇壮大。

  而阿兰在这件事情中的身份和作用,也更加扑朔迷离。

  翻过第二道山梁,雍若就看到了被毁掉的马家村。

  从房屋的数量来看,村子里原本有三十到四十户人家。可如今,除了一个院子以外,其它的房子都已化作焦土,只留下了一片断墙残垣和瓦砾灰烬。

  阿兰已经从小林子那里得到了消息。

  此时,她在亲眼目睹了此情此景后,再次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她还一边叫着各种亲眷的名字或称呼,然后发疯似的往村子里跑。

  负责“照顾”阿兰的两名护卫,连忙跟在她的身后一路狂奔。

  凤寥等人都是神情黯然。

  从山梁到村口的这一段路,比较陡峭狭窄,不适合骑马。

  凤寥和雍若也只能下马步行。他们的马,被身边身后的太监们牵着。凤寥就拉着雍若的手一起下山。

  快到村口的时候,凤寥捏了捏雍若的手,十分柔和地安慰她:“没事的!我会一直拉着你的手。”

  雍若反捏了捏他的手,对他笑了笑:“好!我也会一直拉着公子的手。”

  村口的一个晒谷场正中,有篝火的灰烬;篝火周围,有桌有椅,有锅有灶,还有许多被啃光了r的犬猪羊的骨头,以及一些破碎的酒瓮和酒碗。

  从篝火的灰烬残骸来看,被烧掉的不仅有柴火,还有一些被劈掉的家具。

  一些酒碗和酒碗碎片上,还有淡淡的血迹残留,像是很多人聚在一起喝过血酒的样子。

  很显然,就在几天之前,曾有一大群人在此聚集,开篝火晚会,大吃大喝,歃血为盟。

  很有些江湖好汉起事造反的样子。

  从晒谷场离开,雍若和凤寥去了村里唯一没被烧掉的那个院子。

  这也是整个村子里,建得最好的一个院子。虽然它只有一进,却是砖瓦房,成色也很新,大概才建好了一两年。

  院子的东厢和西厢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窗户被拆掉了,家具不见了,可能是被弄到晒谷场上当柴烧了。屋里还有一些随地大小便的痕迹。

  但这个院子的正房,却保存得十分完好,十分干净。

  三间正房,中间是堂屋。堂屋正中,供着天地君亲师位。

  堂屋东侧的白`粉墙上,却被题了一首墨迹淋漓的反诗:

  潦倒流离未觉哀,幼无父母长无财;

  脏官旱鬼杀人地,草莽英雄聚义台;

  富贵荣华天不予,江山社稷我夺来;

  他年若逞凌云志,太庙当从此屋开。1

  这首诗的意思,十分浅显直白:

  虽然他小时候没了父母、长大后又没有钱财,生活潦倒,四处漂泊,却没有觉得自己很悲哀;

  如今,肮脏的官员和旱灾在害死人,正是草莽英雄结盟聚义、揭竿而起的时机;

  老天(或天子)不给他们荣华富贵,他们就自己把江山社稷抢过来;

  如果这一远大志向得以实现,这间屋子就是他帝王霸业开始的地方。

  作为一个对诗词一知半解的人,雍若觉得这首诗写得很有气势。

  一个幼年坎坷却心性豪迈、贫困潦倒却胸怀大志的草莽英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可凤寥看完诗以后,却冷哼一声,开始嘲讽:“口气倒是狂妄!可惜书读得不够好,写诗写错了格律。到了科场上,这就是一个名落孙山、连秀才也中不了的命。”

  雍若虚心求教:“哪里错了格律?”

  凤寥就说:“‘夺’字在入声七曷部,是仄声字。那个位置,应该用一个平声字才对!”

  他转头看着墙上那首诗,脸色讥诮地说:“因此,他这个‘夺’字,用错了!”

  雍若觉得:凤寥这话,有一点一语双关的意思。

  他真正想说的,其实不是这首诗错了格律,而是题诗之人的行为乱了律法吧?

  然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她自然不会跟凤寥抬杠,与他辩论诗词应以意为先还是以格律为先、或者古风律诗与标准律诗的区别问题。

  她只是十分附和地点了点头:“你不说我还没发现……这首诗,果然错了格律!”

  凤寥略微不自在地轻咳一声,又转头扫了一眼那首诗。

  “怪不得满村子的房屋,只有这一间完好无损。哼,想从此屋开太庙,还得看他有没有这个造化!”

  凤寥的语气冷冰冰的,有一种淡淡的、被压抑着的愤怒。

  他抬脚就往屋外走,随口吩咐小桂子:“把题诗的这块墙皮割下来。小心一点,别割坏了!”又吩咐苏名剑把地图拿来。

  两名护卫从堂屋里搬了桌椅出来,放在院子里。

  凤寥和苏名剑坐在桌子边上,就着夕阳的光辉,一起研究地图。

  “吴林县现在很危险!”苏名剑的手指,在地图指点着,“我刚才结合阿兰的说辞和这里的户数估了一下,这个村子应该被流寇裹走了一百多人。

  “在这七八天时间里,只要他们再裹挟几个村子,就能达到上千人的规模。

  “如果他们此时混进吴林县去,这个小县城可接不下上千的流民。如果这些人趁机在县城里杀官暴动,再裹挟县城里的百姓,就可以达到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规模。”

  “抢完了吴林县,他们就可以向周围的秀山县、安宁县、薄县、薛州府扩散。到时候,局面会难以收拾……”

  凤寥也目不转睛地看着地图,咬牙说:“此事必须尽快处理,否则让他们这样流窜下去,很快就能达到数千数万的规模。到那时,会有更多百姓流离失所、丢了性命;一个应对不好,天下都将为之动荡。本王回京之后,也难以向皇上交代……”

  他的唇,狠狠地抿了抿,又问:“斥候派出去了吗?”

  “已分出了一半的斥候去追踪流寇。只是这样一来,王爷身边的护卫力量,就会削弱一些……”

  “无妨。本王相信,这鲁南之地,还是良民居多……”

  凤寥和苏名剑分析局势、商讨对策的时候,雍若独坐在院子里一棵蔫答答的树下,仔细回想今天这些事。

  这其中,有什么可疑之处吗?有什么破绽吗?

  阿兰的身份仍未得到证实。

  这是肯定的。因为村子里的人都被裹挟走了,无人可为她作证,也无人能揭发她。

  灾荒之地出现流寇,村里的人被流寇裹挟走,这似乎很正常。

  流寇起事时与人喝血酒、开篝火晚会狂欢,这同样很正常。不将人们的情绪彻底扇动起来,谁跟着他们干那杀头抄家的勾当啊?

  满村子的房子都被烧了,这不奇怪。

  不将村民们的退路彻底断掉,这些村民又怎会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们去流窜抢劫?

  这个小院子幸存,也并不奇怪。

  那个流寇首领都在这个院子的正房里题反诗,要“从此屋开太庙”了,他自然不能将自家的“太庙”烧了,那样太不吉利了。

  除了一切都显得太凑巧之外,他们今天遇到的一切事情、看到的一切情况,都非常符合逻辑和情理。

  雍若坐在那里,看着渐渐暗沉的天空发呆。

  她想:既然自己暂时发现不了什么破绽,不如跳出逻辑和情理,反过来想一想?

  如果村子里的人还在,现在是什么情形呢?

  那样的话,阿兰的身份应该可以得到证实了。

  那么,村子里的人消失,是为了让阿兰的身份无法被证实或者被揭穿吗?

  如果对方的目的只是这样,为什么不将村子里的人都杀了灭口,而要选择更复杂、风险更大的裹挟流窜?

  真是因为流寇首领想要造反当皇帝?

  她又想到了那首反诗。那首反诗有什么不对吗?

  她翻来覆去地想了两遍,没有发现什么不对。那首诗的意思浅显直白,没有什么隐晦艰涩的典故和隐喻,很像是一个读书不多、立志造反的草莽英雄的手笔。

  反向想一下:如果这首诗,不是为了抒发流寇首领想造反的心意,那么,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雍若想得头都痛了,还是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而凤寥和苏名剑又吵起来了。

  凤寥想亲自带着护卫去收拾那伙流寇,以便集中最优势的兵力、用最快的速度消灭隐患。

  苏名剑却想用稳妥之策。

  一方面,让罗布带领四分之三的护卫,护送凤寥等人去秀山县,再转道去薛州卫,持天子剑调兵灭寇。

  另一方面,他自己带五十名精锐护卫和十名斥候,快马追踪那伙流寇,追到后就不断袭扰,等待凤寥的救兵。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爱阅小说app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爱阅小说app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爱阅小说app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为您提供大神小镜湖的卖花女的皇后路最快更新

73.反诗免费阅读.https://www.doucehua.xyz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