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斋>重生小说>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饥饿铸就王朝末世
  刘襄知道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可他没有冬小麦的种子,汉末又赶上了小冰河期,幽州没有种两季的气候条件。

  他也不会详细的育苗技术,只知道东北种水稻必须得育苗,要用盐水洗种和浸泡发芽,然后就两眼一抹黑了。

  东北的气温和日照条件能够大面积的种植水稻,即便有种子的原因,可幽州更靠南,气温、光照条件更好,夏季的生长期更长,应该能行。

  要不是气候变冷,他真的不会去想育苗的事情。

  总得挣扎一下吧?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小冰河期,短短的四个字,看起来一点都不可怕,可它的影响太大了。从184年黄巾起义到280年西晋统一,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是小冰河期的高峰,季风变化,气候变冷,北方大旱南方大水,天灾频发,粮食大面积减产。

  由此引发的战乱、瘟疫横行,饥荒遍及各地。

  这段历史的主题是饥饿,是死亡。

  汉朝五千多万人口,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没了四千万。

  这就是小冰河期。

  不要轻视小小的育苗技术,由此带来的农业改革,是人与自然的对抗。幽州的粮食是以麦、粟为主,水稻田很少,刘襄想改变一下,他要推广受水旱影响更小的水稻。

  历史已经证明,依靠麦、粟抗不过小冰河期。

  有句老话叫穷则变,变则通,气候条件就是那样,它不会因为人的意志去改变,只能人去适应环境。

  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选择育苗的地方是一处土坯房,室内宽三步,长七步,也就是长十米宽五米,室内面积五十平。炉子是土坯垒的,火墙是土坯砌的,一切条件尽量贴合幽州本地的实际情况。

  刘襄知道通过育苗、插秧的方法,在低温区域种植水稻是可行的,所以不用重头验证理论,不需要实验室论证环节。他们现在要做的是在已有的条件下,找到成功的办法,找到贴合实际的,可大面积推广的方案。

  不但要成功,还要简单、便宜。

  五十平的房子里面,十几个人在忙碌,拆墙壁、顶立柱、搭炉膛、砌火墙,后续还会摆上育苗的双层木架,把原本居住用的房子逐渐变成一体通透的温室。

  只是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采光的问题无法解决。

  汉代没有玻璃窗、没有窗户纸,窗户就是个洞,用挡板遮蔽,就像木板做成的小门,南方还有竖框窗、格子窗,就是个小栅栏。跟现代的窗户差别很大,采光很差。

  刘襄不担心发芽的问题,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可发芽之后呢?必须得开窗采光,会不会冻死?

  哪个时节开始育苗,什么时间开始插秧,生长多久才能收割,都得一一验证。

  这需要范贤带着人一点一点的去试验。

  自己除了出钱和提供思路,貌似没别的用处了,幽州的很多工匠已经熟悉了这种作风,现在,轮到了农民,你们需要尽快适应啊。ωWW.miaoshuzhai.net

  刘襄的想法提供完毕,动手的事情就不要找他了,手残,没办法。

  临走之时,他回身看着这间不起眼的土坯建筑,心中默默念叨,如果有神仙,如果祖宗真的有灵,请保佑我吧,这里承载的是千千万万条性命,给点面子,让它成功吧。

  如果不保佑我,那我就要在无神论的道路上大步狂奔,从此再也不祭神,再也不祭祖。

  我的影响力很大哦,考虑考虑。

  典型的中国人求神拜佛的方式,但除此之外,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大面积的粮食减产,对农耕民族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他现在可以用开荒屯田,干掉世家大族盘剥的手段养活幽州百姓,那以后呢?能耕种的土地是有限的,当他治下的人口越来越多,当他走出华北平原,那时候该怎么办?

  平常年景两亩地就能养活一个人,碰到降温减产,就得需要五亩地,甚至更多。

  所以汉末的战争打得异常频繁且剧烈,等到人死得差不多了,土地的出产足以养活剩下的人口了,和平就到来了。

  这样的和平,刘襄不想要。

  汉朝被推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汉民族衰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可归根结底,是饥饿。

  饥饿驱使着人们去抢夺,去杀戮,即便换一个明君在位,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明君会带着他的子民去抢别人,登高作秀,振臂一呼,用我们的刀剑去为我们的百姓夺取食物。

  那可能就是另外一段历史了。

  可惜的是,灵帝刘宏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他的前任桓帝也是个昏君。最可惜的是,即便天灾频发,皇帝和世家大族都不会挨饿,他们理解不了那些饥民的苦难,也不愿意去理解,他们只会给这些人冠上“刁民”的称呼,然后想尽办法的杀掉这些惹麻烦的刁民叛匪。

  谁不想好好的过安生日子呢?谁愿意拿着木头棍子去冲撞城墙,去冲击军队,去刀山枪林里打滚。

  没人愿意去的。

  可肚子饿呀,饥火难忍,饿鬼上身,那便一起死吧。

  这就是农民起义。

  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也没有什么这个主义那个思想的信仰。

  饿,要吃饭,这是生物的本能,求生的欲望能压倒一切。

  当他们获得了食物,这些饥民自然战斗力大减,当找到了能带着他们活下去的人,自然就会跟随。救世的英雄也好,祸乱的魔王也罢,无所谓,吃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信仰?

  能吃吗?

  信仰、思想、礼仪,这些都是奢侈品,请在吃饱之后再谈。空谈信仰,不给饭吃,那是耍流氓。

  刘襄怀着乱糟糟的思绪回到了署衙后宅,幽州百姓的肚子问题,至少现在不用担忧,这让他很是骄傲,放眼大汉,在这方面他可以鄙视那些所谓的贤士、良臣。

  歪在书房的软榻上,炉子刚刚点燃,室温有点低,不想看书,也不想动弹,只想缩在绵袍里取暖。

  小黑猫闻着味道就找了过来。

  “你是属狗的吧?”刘襄挠着它的下巴吐槽。

  “喵呜~呼噜呼噜~”

  果然是条狗。

  跟在小猫后面的是昭姬小姐姐,银狐皮的领子衬得面容更显滋润,织锦的衣袍裹不住美好的身段。

  “夫君劳累一天了,可要沐浴更衣?”

  “不想动弹。”刘襄歪在软榻上撸猫。

  “夫君有烦心之事?妾抚琴一曲为君宽心可好?”

  刘襄拍拍旁边:“不用了,陪我说会话吧,大冬天的抚琴,别在伤了手。”

  两人没说几句话,蔡琰刚刚坐下,甄姜怀抱着手炉,穿着粉色的齐腰襦裙,探头探脑的就出现了。

  嘴里甜甜的叫着“夫君”,可狡黠的笑眼怎么看怎么像是在故意捉奸的样子。

  唉!

  这就是刘襄想要一点个人空间的原因。

  结婚真烦!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爱阅小说app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爱阅小说app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爱阅小说app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为您提供大神釜中囚的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最快更新

第二百六十七章 饥饿铸就王朝末世免费阅读.https://www.doucehua.xyz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