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斋>重生小说>葬元>第703、704节 臣请为陛下再加尊号!
  正在李洛攻略关中之际,已经渡过淮河的文天祥部二十万大军,正与中原元军重兵集团对峙于河南郾城(漯河)。

  文天祥八月中旬渡过长江,二十万大军稳步推进,摆出渡过淮河进攻开封和洛阳的姿态,大摇大摆的北上,每天只行军四十里。

  文天祥所部,有两万火器兵,三万骑兵。他将炮兵和辎重围在阵中,将骑兵布置在两翼,楯车和长枪兵布置在外围,火铳兵和弓箭手布置在长枪兵之后。

  而且他绝不分兵,也不主动和元军交战,不占领任何城池,一心一意的北山。

  元军十几万骑兵,反复袭扰,文天祥都不为所动,就像一只刺猬一般,令元军骑兵难以下口。

  一支防守严密、粮草充足的步兵,倘若没有战术任务,只是自顾自的行军赶路,那敌军骑兵就没办法了。

  用铁骑冲阵吧,唐军防守严密,步骑协同,火器犀利,集群冲锋太吃亏。

  用放风筝战术吧,唐军不搭理,仍然继续按照既定路线行军。

  阻击吧,唐军二十万兵力完全可以天不怕地不怕的压上来。

  反复袭扰吧,也没啥作用。逼近了唐军的弓箭和火铳就会反击,你走远了,唐军也不追你。

  竟然一点办法都没有。

  双方的伤亡每天都在增长,但都不多,每天不过数百人,属于非接触战斗。

  唐军就这么沿着伏牛山脉之东的平原,一直北上,害的十几万元军铁骑只能跟着,却无法攻击唐军,眼睁睁看着唐军渡过淮河。

  等唐军渡过淮河,元军终于忍不住发起了一次集群冲锋,果然遭到唐军火器轰击,白白折损了一千多骑兵,就再也不敢集群冲锋了。

  从此,元军得到一个铁的教训:不能心存侥幸的对唐军发动集群冲锋。

  一个月下来,唐军往北推进千里,牵制了大量的元军。

  河南江北行省是元廷财赋重地,万不可有失,尤其是开封和洛阳。所以,元军根本无法增援关中。

  等到文天祥大军和元军对峙于郾城,元唐双方才都收到唐军已经占领长安的消息。

  “太尉,陛下已经占领长安,潼关已经在我军之手,是不是按照计划撤军了?”跟随文天祥北征的大将萧北问道。

  中路军有二十万大军,实力最雄厚,但战略目的并不是攻占开封洛阳,而是策应西路军攻占关中,牵制中原元军重兵集团。

  现在陛下已经占领关中,中路军就应该撤军了。

  “撤军吧。”文天祥也只能选择按计划撤军了。

  为何十几万元军骑兵拿他步兵为主的大军没办法?那是因为他不分兵,也不用攻城略地,甚至不用主动交战。

  可要真的攻城略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一个多月,元军虽然没占到便宜,但文天祥等人却是深刻领教了元军骑兵的难缠。

  也就是他们不和元军打而已,要是主动打,那就太难了。

  唐军一旦分兵攻占四地,那就很难打赢,想控制各地建立统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傻子都知道,靠步兵北伐,不行。步兵再强都不行。

  不消灭元军骑兵主力,就无法实际控制地方。唐军打下一个州县建立政权,前脚一走后脚这政权就会被元军骑兵灭了。

  元军完全可以凭借骑兵的机动优势,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而唐军一旦分散各地,要集中起来就难了。

  这是无解之局。

  除非消灭元军骑兵主力。唐军没有强大的骑兵辅助,怎么可能做得到?

  “难呐!”文天祥皱着眉头。他很清楚,陛下之所以能消灭几万关中元军骑兵,用的是计谋。可这样的计谋,不能一直用。

  到最后,北伐还是要靠骑兵硬碰硬。计谋只能用一时,说到底还是靠实力说话。

  文天祥想了想,还是写了一封信,令人乔装打扮送去关中。

  十月初,唐军中路军开始撤军。

  元军见到唐军撤军,才确定文天祥没有占领开封洛阳的意思。可现在确定,也没有意义了。

  之前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个可能,忽必烈早就告诉他们,叛军中路可能只是策应李洛攻占关中。

  问题是,他们知道也没辙。因为,倘若中原元军抽掉兵马支援关中,那文天祥完全可以假北伐变真北伐,一不做二不休的攻占开封,封锁黄河。

  那样也绝不是他们能接受的后果。

  …………

  文天祥撤军的第五天,在海州(连云港)登陆,已经驻军徐州的陈淑桢东路军,也准备撤军了。

  东路军十万人浮海而来,攻占哲里木军驻守的重镇徐州,威胁元廷腹里,牵制了十几万元军不敢向西增援,唯恐陈淑桢封锁黄河,与文天祥会师攻略中原。

  可以说,整个河南江北的元军主力,都被文天祥和陈淑桢东西牵制,难以有所作为了。

  唐军固然拿元军没辙,可元军也拿唐军没辙。

  就这么僵持一个多月,直到唐军撤出徐州,撤到海州,再扬帆出海。

  至此,唐军声势浩大、历时仅仅一个多月的“三路北伐”,终于以西路唐军攻占关中,中东路唐军撤军为结果,落下了帷幕。

  战略上,大蒙古国不但丧失了关中,汉中和陕南,而且竟让唐军大摇大摆的闯入中原,造成中原汉人心气大涨。

  大蒙古国面子里子皆失,可谓威风扫地。

  唐廷完全以不可阻挡的崛起之姿,与不可一世的大蒙古国分庭抗礼,咄咄逼人,步步紧逼,不落丝毫下风。

  大都的忽必烈览奏大怒,却也无可奈何。

  汉臣们更是噤如寒蝉,如丧考妣。整个大都城的气氛,都很凝重沉郁,让文武百官感到压抑无比。

  深秋萧瑟的秋风吹过,几阵秋雨一下,落叶满地,更加清冷。加上关中大败的消息,让一向趾高气扬的蒙古色目贵族,都变得阴郁了几分。

  已经高龄七十二岁的怯薛可汗,只能到下马放飞泊打猎,排解心中的郁闷和怒火。

  蒙古贵族以打猎为日常娱乐,隔三差五大猎小猎,文武大臣包括宫妃,都随皇帝田猎,野外聚餐宴饮,以保持蒙古传统。

  忽必烈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可是这次,他只带了太子真金,以及几个最信任的心腹大臣去小猎,显然不是打猎那么简单。

  太子真金亲自射了一只大雁,烤好后送到忽必烈的大帐,恭恭敬敬的跪下献上,“父汗,这秋天的大雁,最是肥美,请父汗品尝。”

  原本的历史上,真金太子因为受到忽必烈猜疑,已经郁郁而终。可是因为李洛带来的影响,此时他还活的好好的。

  但是,也因为李洛,他已经不是历史上一心推行汉法的真金了。此时的真金就像他的父汗一样,倒退为一个保守顽固的蒙古贵族。

  他已经不再相信什么汉法了,也疏远了之前一直围绕着他,对他抱有莫大希望的汉臣。

  忽必烈接过太子亲自烤好的大雁,撕下一条烤的冒油的腿,忽然说道:“真金啊,你知道大雁为何会飞来飞去吗?为何春天他们要往北飞,秋天要往南飞?”

  真金似乎明白了父汗的意思,小心的回答:“北方,才是大雁真正的家,可到了秋冬,天气冷了,食物也少了,它们只能迁到南方。等到天气暖和再回来。”

  “没错。”忽必烈点点头,沉思的模样犹如一座秋风中的雕塑,“大雁就像蒙古人,为了生存不断北飞南飞。我们蒙古人为了生存,不断逐水草而居,四处游荡,也是这个道理。”

  #送888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哪里能为蒙古人提供粮食和奴隶,哪里就是蒙古人该去的地方。我们不能像汉人那样,祖祖辈辈守着一块田地,永远不动弹,永远不知道哪里有更好的水草。”

  “就像这中原,本来是汉人的祖地,却被我们占了,享了几十年福,汉地成为蒙古人的水草地。可以后呢?”

  “伪唐占了关中,已经彻底坐大。伪唐不是金宋,灭之何易。伪唐人口众多,火器犀利,只是骑兵少。可李洛占了关中,陇东陇西陕北皆难保,他以后不会再缺骑兵了。”

  “到时李洛北伐,我们未必还能占的住中原。这北地汉人,虽然留辫剃发,大多数人还是向着南边,天天盼着李洛打过来。”

  真金看见父汗的神色很是凝重,小心翼翼的问道:“父汗的意思,是放弃汉地?”

  忽必烈冷哼一声,高大的身子站起来,看着茫茫山林,“不到最后一步,为何要放弃?汉地是大元勇士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李洛想恢复什么中原,那就来打,打的北地一片焦土,十室九空,朕也不心疼。”

  “汉地实在守不住,我们再扔给李洛也不迟。不过,凡事未虑胜先虑败,要做好真守不住的打算。伯颜!”

  “奴才在!”伯颜立刻躬身站在忽必烈面前。

  忽必烈面无表情的说道:“枢密院再招募二十万汉军,扩编克尔钦军和哲里木军。兵员嘛,优先挑选河东人(山西)和幽燕人。只要强壮勇猛,奴隶也可作军!”

  伯颜皱眉道:“大汗,二十万新兵不是小数,这钱粮怕是吃紧了。”

  忽必烈冷笑,“让那些汉人大族出钱粮。他们不出,就等着李洛打过来抄他们的家,分他们的地。”

  “还有,告诉汉军,朕给他们分地。只要守住北地,地就是他们的。只要忠于大元,就不会亏待他们。”

  “喳!”伯颜领命,“像孔家这样的大族,有的是钱粮土地,让他们出点血,他们敢不听。”

  随着李洛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忽必烈也越来越不顾所谓圣天子的脸面了,越来越像是个蛮族酋长。

  汉地守得住就守,万一守不住,也要绑架更多的汉人兵马,带着去西边开疆拓地。

  就好像当年金国的“北失南补”。

  “太子,你过完年就离开大都,到西京苹果城(伊犁)。”忽必烈看着真金,“朕老了,以后的大事还要靠你来办。你就坐镇西京,好好经营经营。”

  苹果城(伊犁)在西域,本来是察合台汗国的王都。察合台汗国被灭后,忽必烈将苹果城设置为西京。

  “西边六个行省,由你来镇守,云南王和安西王辅佐于你。你要给朕好好看着西边。”

  真金太子一点也不意外,说起来,西边六个行省那么大地盘,几千万色目人,的确需要一个有分量的人坐镇。

  朝中除了自己这个太子,没有更适合的人选了。

  很明显,父汗把西方作为了最大的退路。

  为何不是老家塞外?

  因为塞外人口太少,奴隶太少,已经不足以供养大蒙古国了。

  牢牢控制西部,大元还是大元。要是西部都没有,那大元就成为草原上的部落,不再是大元。

  真金很悲哀的发现,堂堂大元,竟然拿李洛的伪唐没了办法,想打也没法子南下,只能眼睁睁看着伪唐一天天强大,强大到直到有一天北伐。

  就是英明老辣的父汗,也对李洛无可奈何了。

  想到几年前那个在自己面前一口一个“大人”的谦卑李洛,真金觉得很是荒谬。

  他竟然信了这么一匹豺狼!

  …………

  江陵行在,光政殿。

  摄政皇后崔秀宁正在主持常朝。

  崔秀宁脸上带着微笑,肤色晶莹生辉,显得心情极好。虽然已经身怀六甲,却还是神采奕奕。

  李洛顺利攻占关中,恢复长安,她当然很高兴。

  恢复中原又往前迈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李洛平安无事。她不用日日提心吊胆了。文天祥和陈淑桢的大军,也顺利撤退了。

  “皇后陛下,陛下圣旨说,要抽调三千警士,以及工部营造匠官去关中。臣已经拟定了条陈,请皇后陛下过目。”

  政事堂中相林必举,递交一份条陈。

  所谓条陈,其实就是处理建议,君主觉得没问题,就当即准奏,要是觉得有疏漏,就要修改。倘若不行,就打回重拟。

  崔秀宁看完条陈,皱眉道:“工部的营造匠官,最多修建过萧隐的皇宫和寺庙道院,他们能主持修建长安皇宫么?”

  “陛下给本宫的信,说是要重建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三大内,按照陛下的意思,那可是占地七里,有殿阁上百座的大皇宫,用工超过十万人,一般的匠师,能胜任么?”

  群臣也犯了难。能主持修建这么大皇宫的人,凤毛麟角啊。毕竟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主持过修建皇宫?

  修建元大都的刘秉忠倒是足以胜任,可刘秉忠早就死了,当世还有谁有能力主持长安新宫?

  大唐兴起以来,海京洛宁、南京临安,以及现在的江陵,都是行在。陛下并没有大兴土木的修建皇宫。

  眼下,大唐得了关中,正式定都长安,天下咸知,那是一定要大兴土木,营建长安宫了。

  不然,何以彰显大唐威仪?何以体现大国气象?

  大唐现在有钱粮,又有大量俘虏可用,秦岭和陇山又有大树可伐,完全有物力人力营建长安皇宫。

  可问题是,独独缺了宇文恺、李诫、刘秉忠这样的鲁班之才。试问天下,还有谁能当此重任呢?

  崔秀宁有点苦恼。作为后世人,她和李洛见多了著名建筑,对于修建长安皇宫,在设计上肯定能给出很多超前的宝贵意见。

  但也就是仅此而已。

  因为建筑学是一门很深奥很专业的学问。她和李洛都不是学建筑出身的,没有能力主持工程。

  大型皇宫建筑群的修建,难度很高,需要当世大才。

  “诸卿可有人选推荐么?这宫建大臣,必须是营造大家。”

  群臣面面相觑,都是微微摇头。长安三大宫这么重大的工程,他们不敢贸然推举人选。

  特务出身的御史中丞李扬奏道:“回禀皇后陛下,微臣知道一人,足可胜任长安宫宫建大臣之职。”

  他是搞情报的,要是真有刘秉忠这样的建筑大才,他一定比其他人清楚。

  崔秀宁眼睛一亮,“你仔细说说。”

  李扬道:“微臣推举张志纯。张志纯是泰山道士,南天门就是他修的,如今泰山上道宫群落,都是此人设计修建。忽必烈都认为,要说建筑之才,刘禀忠死后就属张志玄。”

  “忽必烈曾经想迁都长安,威压四大汗国。当时刘秉忠已死,他拟定的造宫大匠,就是这张志纯。只是后来迁都长安不了了之,这才作罢。”

  “皇后陛下,以微臣所见,当时建筑大匠,可能没有谁能比得过张志纯了。”

  崔秀宁一听南天门,顿时明白了。

  她不知道张志纯,却知道大名鼎鼎的泰山南天门。南天门在后世非常有名,伫立七百多年不倒。而且南天门的地理位置很难修建建筑,可张志纯的设计很高明,不但修成了,还修的很好。

  南天门,可是被列为古代建筑奇迹的。

  而且,泰山上的道教宫殿群却很庞大,完整保留到后世的也不少。原来,都是这个张志纯主持修建的。

  “张志纯如今还在泰山?”崔秀宁问。

  李扬立刻说道:“正在泰山会真宫。他是忽必烈封的大道官,掌管泰山道家事物。皇后陛下放心,可以请他来。”

  大特务所谓的请,当然是绑架挟持了。

  泰山,那可是元廷的地盘。张志纯好端端的待在泰山,怎么会愿意来南方?

  崔秀宁听了会意,李扬的意思,就是此事交给特察局去办就行了。

  说完了宫建大臣的人选,又议论到劳力。

  唐军此此攻略关中,抓了好几万战俘,都可用来修建宫殿,但还不够。

  最后崔秀宁决定,再抽调五万蒲甘部族兵战俘,五万土司兵战俘,派到长安当劳力。还要拿出两百万银元,招募十万关中青壮,参与修建长安城。

  总共二十万人。当真是“劳民伤财”。

  没错,李洛不但要修建三大宫,还要重新长安城。将长安城恢复到十八里方圆大小,那是前唐长安城的规模。

  李洛的设想,是长安城要容纳百万人口。

  “皇后陛下,这关中水利,废弛已久。臣奏请派遣工部都水司使任仁发,去关中主持修缮郑国渠,疏通八水。”

  政事堂左相,驸马杨汉明上奏。

  “准。任仁发还在益州吧?都江堰可修复好了?”崔秀宁当然知道任仁发。

  杨汉明道:“回皇后陛下,都江堰修复工程已经结束,但任仁发没有得到朝命,所以没有回朝。”

  崔秀宁点头,“那工部就下调令,调任仁发去关中。”

  特务李扬再次出列,“皇后陛下,臣曾听陛下说,关中水系,需要大治特治,还要修建绕山水渠,引秦岭、陇山、北山之泉,注入八水。如此一来,任仁发一人就难以兼顾。”

  “臣奏请,请郭守敬去关中,和任仁发一起兴修水利。”

  “准。”崔秀宁微微一笑。郭守敬在北方,所谓的请,当然是“强请”。【妙】 【书】 【斋】 【妙书斋】

  郭守敬是元代最著名的水利地理专家,这点她还是知道的。

  关中后世为何千沟万壑?除了水系和植被没有维护好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重要原因。关中数面环山,山泉很多,可是山泉没有被沟渠收贮。导致一到下雨,就爆发山洪,四处横流,冲刷平原。

  李洛的一个大胆设想,就是在山脚修建环绕山脚的引水沟渠,将雨季爆发的山洪引流道山下的沟渠,再注入关中各大河流和郑国渠。

  如此一来,关中就不会再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各大河流的水量也更充沛。

  这么复杂的工程,当然需要水利地理专家来干。

  郭守敬再适合不过了。

  议论完水利,兵部尚书都烈出列奏道:“皇后陛下,如今关中已在我大唐之手,可陇西重地还在元廷掌握,尤其是关山草原,可是好大一片草场。臣以为,陛下可能会对陇西用兵,兵部是否该调集粮草了?”

  都烈为何对陇西熟悉?因为他的祖父,当年就曾是金国陇西节度使。

  崔秀宁并不清楚陇山中的关山草原。但李洛却知道关山草原是汉唐一处很重要的马场,一度养马二十万匹。霍去病出击匈奴,就是用的关山草原的马。

  “不用拨付粮草。”崔秀宁道,“从益州和襄阳往关中运粮不易。陛下会让关中豪族捐纳钱粮的,元军在关中也有很多粮草被缴获。陛下不会抽调南方的粮草。”

  她知道李洛的确会对陇西用兵,但根本不需要从南方调运粮草。

  外戚崔牧出列奏道:启禀皇后,如今陛下恢复关中,武功赫赫,功德巍巍,臣请为陛下再加尊号!”

  群臣顿时反应过来,尤其是牟巘等文臣,纷纷奏请给皇帝增加尊号。

  李洛已经是大仁至圣皇帝,天可汗。现在收了关中,就要再加尊号?

  崔秀宁顿时有点脸上发烧。

  可是,她又舍不得拒绝。

  事实上,她就是想拒绝也不行。因为只有一个人,才能拒绝增加尊号,那就是皇帝本人!

  PS:蟹蟹大家的鼎力支持,有你们真好,蟹蟹新盟主哞利斯塔大大,和老盟主Matcha大大的打赏!蟹蟹其他书友的打赏!求订阅和票票,明天一定加更!晚安啦。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爱阅小说app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爱阅小说app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爱阅小说app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为您提供大神武猎的葬元最快更新

第703、704节 臣请为陛下再加尊号!免费阅读.https://www.doucehua.xyz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