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斋>重生小说>我要做门阀>第五百六十九节 贸易(2)
  秦与汉,是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上的两朵奇葩。

  不仅仅是制度和国家体制,与其后王朝有着鲜明的不同。

  就连财政制度,也是别出一裁!

  它们有两个财政系统!

  具体以汉室而言,分为少府领衔的都内和以大司农为首的国库。

  在事实上形成了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两个系统。

  就连收税,也是各收各的。

  少府收算赋、算缗,水衡都尉负责上林苑,处置苑内事务。

  而大司农则总管天下田税、商税以及车船税,负责盐铁官营,维系平准均输政策。

  所以,西汉财政,是两条腿走路。

  国家用度和官吏开支、军事费用,从国库支出。

  而皇帝享乐、宫廷修建以及皇室开销,走少府从都内支出。

  而问题就在这里了!

  经过百年发展,这两条腿,日益的变得不平衡。

  在一方面,桑弘羊的大司农,每天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也仅仅只能维系国家财政的基本平衡。

  一旦发生战争,就会出现大窟窿,国家赤字升高。

  甚至可能会发不出官吏俸禄!

  而在另一方面,都内的府库,日渐富裕。

  靠着特权和少府体制下的规模化生产,皇室收入连年增高。

  发展到现在,都内岁入已经倍于大司农的国库。

  这还是桑弘羊搞了盐铁官营的缘故!

  根据西汉晚期、东汉初年的恒谭新论记载:汉定以来,百姓赋敛岁入四十余万万,吏俸用其半,余二十万万藏于都内,为禁钱……少府所领园地作务之八十余万万,以给宫廷供养赏赐……

  这是西汉晚期的情况,当然不能和现在相比。

  但差距,却是差不多的。

  而现在,汉匈战争旷日持久,将国库几乎耗干。

  于是,大司农这条腿,几乎残废。

  而少府那条腿,却日渐粗壮。

  于是,天子就经常出都内钱以济国家用度、战争开支。

  这也是当今天子维系他威权的方法和途径。

  捏着钱袋子,不怕别人不听话。

  手里面只要有钱,再强势的人也要低头。

  故而,天子一听,这条财路要给国库,他差点就跳起来了。

  当了四十七年皇帝,他总结下来的经验,主要有三条。

  其中之一就是绝对不能让外朝那些公卿士大夫手里面有太多资源!

  不然,这些家伙就可能脱离控制!

  甚至可能会奢侈到去讲什么原则和祖宗法度!

  他曾亲身经历过,被外朝的权臣钳制的痛苦!

  特别是武安侯田当政的时候,根本就不听他的!

  所以,最好的控制手段,就是让他们兜里没钱,只能来求自己!

  沉吟片刻,天子悠悠道:“这恐怕不合祖宗法度吧……”

  “山泽盐池,关津算缗,皆归都内,这是高帝的制度,朕恐怕不好违背……”

  外朝的那些渣渣,休想从他兜里抢走一个五铢钱!

  就像当年,他收归铸币权后,第一时间成立水衡都尉衙门来掌握。

  张越一听天子这个态度,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他连忙拜道:“陛下圣明,臣愚钝,不达大义,几毁高帝之制!”

  这态度立刻就摆的正正的。

  没办法,张越的几个前辈,早就用血的教训告诉了他,千万别和这位陛下顶牛!

  在这位陛下面前,谈什么原则、立场,是一件无比奢侈的事情。

  况且,这个事情其实也不涉及什么原则和立场。

  张越原本打的想法,只是想让这笔钱进入国库,从而收买公卿大臣,让他们与关税产生利益联系。

  现在,既然天子反对,那他自然明智的缩卵了。

  毕竟,公卿反对,最多嘴皮上反对,当今反对,那才会真的没戏!

  天子一听张越的话,给了张越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整个人更是开心不已。

  他试探着问道:“以卿之见,在玉门关等关津设吏征税,一岁能得几何?”

  张越在心里想了想,答道:“以臣的估算,在现有的贸易量上,岁入数千万应该是可以的……”

  “数千万?”天子一听,就有些兴趣缺缺了。

  几千万而已,只是聊胜于无。

  张越一看,赶紧打气,画起大饼:“这只是现有的规模估算的结果,若贸易额扩大十倍,以臣之见,岁入未必少于田税……”

  “十倍?”天子有些不是很相信:“恐怕不容易吧?”

  如今的丝绸之路贸易,每年的交易量都很大。

  大量丝绸、大黄、茶叶,通过玉门关外的楼兰,中转到整个欧亚。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每年汉室对外出口的丝绸、陶器、漆器,有差不多一半是被匈奴人买走的。

  特别是丝绸和漆器,匈奴需求量特别大。

  因为,在汉匈开战前的那七十年中,汉家的丝绸和漆器,早就通过各种榷市,流入匈奴,进而培养出了匈奴国内的消费群体。

  别看匈奴人,一直在嚷嚷什么‘汉朝人的糖衣炮弹,腐蚀不了骄傲的引弓之民’。

  但身体却是很诚实的忍不住买买买。

  更不提,在匈奴国内,还有着大批的投降汉军将领、贵族、官吏。

  这些人,可受不了吃羊肉、奶酪,穿羊皮袄的蛮夷生活。

  哪怕投降,也要锦衣玉食,高粱牛肉,不可或缺。

  匈奴人为了笼络这些人,从赵信时代开始,就从汉室商人手里大量购买丝绸、漆器、中国美食。

  再说,匈奴帝国也需要通过丝绸贸易来获取资金。

  所以,仅仅是匈奴这个大客户,就已经足够汉室商人赚的了。

  而来自整个欧亚大陆的庞大需求量,更是几乎没有止境的。

  所以,张越也是自信满满的道:“以臣愚见,若是国家做好规划,以目前的贸易量来说,休说扩大十倍,便是百倍也是可以的!”

  现在的贸易量,其实也只是看上去很大而已。

  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实规模也就那样。

  丝绸贸易,每年不过几万匹而已。

  这么点量,别说满足整个欧亚的需求了,恐怕连西域王国的需求也满足不了。

  “果真?”天子一听,立刻激动起来。

  十倍就能顶一个田税,百倍岂不是可以撑起整个帝国了?

  “应该是可以的!”张越拜道:“只是陛下需要做好规划和限制,特别是要抓紧茶种、蚕种的出口禁止,不许一粒茶种、一枚蚕卵出玉门!”

  “若陛下放心,臣愿意牵头,来制定一个禁止出口的名录名单……”

  这禁止茶种和蚕种出境,是在汉室得知了丝绸和茶叶在域外的名贵后下意识的反应。

  自汉开始,直至满清鸦片战争时期,在漫长的时光中,无论怎么改朝换代,茶种和蚕种,始终被中国统治阶级控制在手里。

  由之形成了垄断。

  所以,张越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要控制的是技术!

  特别是马上就要开始大规模使用的造纸术以及其后的印刷术。

  这两项技术,他连一个字也不许人传出去!

  作为穿越者,张越知道,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有未来和发展。

  控制核心技术,就可以让竞争对手,始终无法进步。

  而只要造纸术和印刷术不外传,那么,这个地球上除中国之外的其他文明,想要赶上中国,就要多花数百甚至上千年。

  此外冶铁技术、制造技术和其他新技术,也都会严格限制,禁止外流!

  天子听着,却是没有多想,直接道:“那便交给卿去办吧……”

  “此外,那征税的事情,卿一并负责起来,制定税率和征税范围……”

  “诺!”张越闻言,顿首而拜。

  …………………………

  在温室殿中,张越一直待到差不多人定,伺候天子喝完参汤,歇息下来,他方才走出温室殿。

  和他一起的还有执金吾王莽。

  天色这么晚,王莽肯定是不能出宫了,所以,他得在宫里歇息。

  张越于是就邀请他去自己的小楼一住,秉烛夜谈。

  王莽自然欣然应允。

  走下温室殿,王莽点起宫灯,照亮前方的道路,对张越道:“侍中公,听说您对西域各国都有很深的研究?”

  张越闻言,笑道:“算不上什么研究,只是稍微有所了解……”

  王莽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

  他这一任执金吾,差不多干了三年了。

  汉家政坛有一个潜规则,其他职位,哪怕干到死,也没有问题。

  独独执金吾不行!

  执金吾权力太大了!

  尤其是在现在,汉家政治,三公已经变成摆设。

  于是,在事实上,使得执金吾成为九卿中权柄最重的一个特殊存在。

  虽非三公,但却有三公的威势。

  所以呢,王莽也得开始为自己谋划,去找一个新的岗位,发光发热。

  思来想去,王莽觉得,西域的事务大有可为!

  正好,国家也一直想要设立一个单独的对口西域管理的军事民政综合机构。

  只是,王莽本人对于西域事务,了解并不深。

  所知的情况,大都都是从邸报和报告里得知的。

  就像雾里看花,始终隔着一层纱。

  而眼前的这个侍中官,却是长安公认的西域通。

  连贰师将军李广利也要向其请教西域的问题,作为参考。

  这也是王莽愿意一直陪着张越,等到现在的缘故。

  此刻一听张越的话,王莽立刻就问道:“那以侍中之见,西域问题的症结何在?”

  “西域问题?”张越听着,也是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自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汉家第一次接触到西域,迄今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三十年。

  三十年间,汉家不断强化对西域的控制。

  通过了数次战争,终于在大宛战争后,将自己的势力和触角,伸进西域,正式的介入西域事务。

  可是,却一直不能做到,当初设想的战略,既打通与乌孙的陆路联系,断匈奴右臂!

  在这其中不止有匈奴人的阻扰,还有西域各国的阻扰。

  哪怕现在汉室彻底控制了楼兰,楼兰王国内也依然有很多亲匈奴的贵族。

  至于车师、小宛、蒲类诸国以及莎车之类的王国内部,甘做匈奴走狗的一抓一大把。

  匈奴势力深深的嵌入了西域各国之中,即使到了东汉,也需要一个班定远才能清除。

  至于如今……

  可以这么说,每次汉军对西域方向用兵,首先遇到的敌人不是匈奴人。

  而是匈奴人控制下的西域各国军队。

  像是哪个被李广利彻底从地球上抹去的轮台王国,就曾经公然与汉军做对,破坏李广利军队的补给线,杀死数百名汉军士兵。

  也就是大宛战争后,汉军的威名和汉室的强大,才真正让西域诸国醒悟,才渐渐的有骑墙派和亲汉派的出现。

  但匈奴人在西域的影响和势力,却依旧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张越其实也不是很理解,这些家伙的脑回路。

  明明汉军的介入,使得他们有机会摆脱匈奴人的控制,但他们却死死的抱住匈奴人的大腿。

  像是车师人,几乎卖肝卖肾,给匈奴人卖命。

  “大概,是夷狄畏威而不怀德吧……”张越想了很久,道:“谷梁和左传诸生,虽然在很多问题上,都有所天真,但有一句话他们说的对夷狄从来无义,只相信拳头,而不相信道义!”

  “可悲!太可悲了!”张越悲天悯人的道:“故而,以在下之间,欲要解决西域问题,首先要告诉西域诸国,与汉为敌,比与匈奴为敌还要惨烈一百倍!”

  “再佐之以怀柔、教化,威德并用,先威后德,或能收拾人心……”

  “这样啊……”王莽听着,点点头,对张越的看法非常赞同,然后他试探着问道:“那以侍中之见,国家若是要经营西域,何地最为重要?”

  “经营西域?”张越一听就明白王莽的意思了。

  事实上这位执金吾想要去西域建功立业,封妻萌子的心理,现在也差不多人尽皆知了。

  这也是汉室九卿们的共同目标官做到九卿,已经差不多无欲无求了。

  下一步,就是功名,就是封侯。【妙】 【书】 【斋】 【妙书斋】

  而如今,最好的立功地方就是西域了。

  所以,张越想都没有想,直接答道:“以在下浅见,轮台是干系全局的核心!”

  “若要经营西域,最好的地方,莫过于轮台!”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爱阅小说app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爱阅小说app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爱阅小说app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为您提供大神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门阀最快更新

第五百六十九节 贸易(2)免费阅读.https://www.doucehua.xyz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