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群臣又何尝不知真相,这玩意儿和古籍的描述确实像,但都知道麒麟绝不可能长这样。
不过,官场之上,个个都是人精,谁也不会在这事儿上较真儿。
加上这大家伙谁都没见过,即便真有那个心,也无法证明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一时间,长颈鹿成了全场焦点。
它也不怕生,呆萌呆萌地看着众人,十分讨喜。
朱棣欲借此达到政治目的,为了出海的政治正确,当即命画工为其作画,并让解缙附上颂文。
他深刻意识到这是个宣扬国威,提高自己统治地位的大好时机,于是在筵席散后,让人牵着这头麒麟在京师逛。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帝王都十分注重百姓的认同感、归属感。
圣君出,祥瑞降!
这头麒麟的出现,正好能达到这一目的,朱棣自不会放过。
京师大街上,万人空巷。
百姓淳朴,却也愚昧,他们没有见过麒麟,也没见过这玩意儿,天子、官员都说这是麒麟,那它就是了。
即便一些稍微有见识的,也不敢和朝廷对着干,甚至部分人为了彰显自己,也表示这东西就是麒麟,自己曾见过。
就这样,大家都认准了这就是麒麟。
当所有人的认知达成一致时,那事物的本质就不重要了。
无论是长颈鹿,还是麒麟,都只是个名字罢了,所谓瑞祥,也是人们赋予的。
所以,把长颈鹿当做麒麟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
想通这些,李青释然一笑,回家拉上几女看热闹。
“哇,好大!”婉灵吃惊道,“麒麟居然这么大!”
怜香红袖也满脸惊诧,她们从没想过,世上还有这么高大的动物,不过想到这是麒麟,又释然了,神兽嘛,越离奇,越符合常理。
在这个没有高楼大厦的时代,‘麒麟’妥妥的鹤立鸡群,即便人潮汹涌,百姓依然能看清它的模样。
麒麟的出现,让所有人都开心不已,认为祥瑞必定会给自己带来好运。
于是乎,麒麟成了京师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加上以讹传讹,麒麟从两丈多高,传到了五丈。
百姓这么传,朱棣也愿意让他们这么传,等消息传出京师,麒麟的高度已不可想象。
……
夏原吉忙得脚不沾地,但忙的开心,忙的痛快,这次宝船带回来的财富太多了。
除了大量的金银、玛瑙、翡翠之类宝物,还有胡椒、紫檀等许多在大明珍贵且稀缺之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大明珍贵的东西,在海外诸国却不是,此外,半数以上的交易,都是以物易物的方式,收获颇丰。
那长数十丈,宽十数丈的宝船船舱,几乎装的满满当当,外国人不稀罕这个,他们稀罕的是大明的丝绸、瓷器……
夏原吉嘴巴都要咧到耳朵后了,这是要发啊!
百姓穷,可富绅却都富得流油,只要有好东西,不愁没人买。
“这下国库有钱了。”夏原吉一脸欣然,嘀咕道,“就算皇上再能花钱,一时间也花不完。”
但他终究是小瞧了朱棣花钱的本事,在得知此次通商的收益后,朱棣立即开始了他的碎钞之路。
扩建织造局、瓷窑,加强对茶叶的管控,除了大量的花销之外,进一步压缩了富绅的来钱路。
群臣激烈反对,但反对无效。
一波钱撒出去后,朱棣接着武装军队,给军队加装两千门大炮、三万套盔甲,同时,拨了个三十五万士兵,半年军饷的款项,为北伐做准备。
连续两条政策,严重威胁到了文臣的利益,群臣自然百般反对,但他们的反对,并未影响朱棣的决心,他们也没能力阻止。
接着,朱棣下令疏通运河,欲要将南北全面贯通。
这下,夏原吉也坐不住了,不是通运河不好,而是太烧钱了,这几项政策下来,下西洋赚的钱非但一个子儿攒不住,反而还得倒贴。
这时代没有挖掘机、运输车,全靠人力一点点挖,其费钱程度可想而知。
“皇上三思啊!”夏原吉苦着脸道,“国库钱财,根本经不起这么花,饭一口口吃,事一件件做,等以后国库富裕了,再逐步实施才是上策啊!”
“少废话,朕做的哪件事,不是利国利民?”朱棣怒道,“这也没钱,那也没钱,大明的赋税,贸易的收益都去哪儿了。”
去哪你心里没数吗,前两条就花的差不多了……夏原吉苦着脸道,“皇上,真没钱了啊!”
“朕不信!”
夏原吉:“……”
不待群臣激烈反对,朱棣又下了颁布了一条政策。
——建都北平!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一再忍让的文臣,甚至部分武将都坐不住了,文臣当即开撕,弹劾朱棣背弃宗庙,弃国弃家……
朝堂乱成了一窝粥,大多数官员愤慨激昂,就差指着朱棣鼻子骂了。
他们敢这样骂,因为他们有底气,太祖皇帝,在金陵开国建都,迁都就代表着否定太祖皇帝。
而且,太祖皇帝就埋在金陵,开国之君埋南边儿,后继之君埋北边儿,这样大不孝的行为,不骂你骂谁?
当然,众臣子反对的真正原因,是他们的根儿在南方,不愿意背井离乡的去北平。
去了北方就无法利用官员身份,为家族谋福利,无法圈钱了;
再者,江南气候宜人,北平乃苦寒之地,时不时还有沙尘暴,鬼才乐意去。
僵持许久,最终朱棣玩不起,打死了两个骂的凶的言官,草草散朝。
……
御书房。
李青、道衍,与朱棣相对而坐,太监退下后,朱棣将迁都的想法简单说了一下。
“中原自古祸患,皆来自北方,独守江南实乃下下之策,且易滋生腐败。”朱棣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将京师重地迁至北方,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会死命相守,可保长治久安。”
“皇上英明。”二人拱手。
“朕不是听你俩拍马屁的。”朱棣道,“朕是让你们想想办法,如何摆平群臣。”
两人对视一眼,皆无言以对,这次是动了群臣的根儿,根本不是简单用计谋就能行得通,况且,那些人也不是傻子。
沉默良久,道衍开口道,“皇上,不若折个中,迁都长安,亦或天下之中的洛.阳。”
朱棣摇头拒绝:“朕不是让你们折中的,迁都北平,朕势在必行。”
道衍:“……”
见二人不说话,朱棣有些恼了,“你俩平时一肚子坏水儿,这会儿都去哪儿了?”
李青苦笑道:“皇上这是个死结,不管用什么手段,他们都不会同意的,除非……”
“除非什么?”
“硬迁!”李青道,“以天子之威、帝王之势,迫使群臣同意。”
道衍微微颔首,“想让群臣心甘情愿的同意迁都,根本不可能,若要迁都,只能用下策。”
朱棣无奈道:“真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二人摇头。
“行吧!”朱棣叹了口气,“来人,去传锦衣指挥使纪纲过来。”
~
锦衣卫全面出动,在百官家门口整日整日地晃荡,也不拿人,就那么干晃悠,让群臣心里发慌。
一连数日后,朱棣再次提出迁都,群臣仍旧激烈反对。
朱棣也不勉强,只是没过几日,就有几个大官查出重大贪污受贿罪行,被押上了断头台。
又过了几日,朱棣再次提出迁都,群臣还是反对,但大多数人已经没那么激烈了。
朱棣依旧不勉强,又咔嚓了几个。
如是者三四次,当朱棣再一次提出迁都计划,群臣不同意,却也不敢出言反对,个个沉默。
朱棣以‘不说话便是默认’为由,开始令人招募顶级工匠,建造北平城。
迁都北方这一决策,以李青后世的眼光来看,实乃高明之举。
因为这样可以把经济化中心,军事化中心,分离开来,形成一南一北的政治格局。
以军事来管控经济,远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好的多。
解决了经济、军事盘根错节的局势,于国家大有益处。
自朱棣之后,北平就一直是华夏的京都所在,不是没有道理的。妙书斋
不过,就现阶段而言,北方的经济、人口、粮食,都远不及南方。
而迁都北平后,有了官员、皇室,以及大量军队的加入,北方的钱粮根本支撑不起。
想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得凿通、开大运河的口子,以达到供养京师的目的。
因此,通运河的大工程开始了。
这次,比之前治洪用的工匠多了两倍有余,足足三十万,钱粮用度那叫一个高,再加上京师的建设,朝廷花钱已经不能用流水来形容了,简直就是烧钱。
下西洋是赚了大钱,但以这种花钱速度,也撑不了多久。
于是乎,朱棣命三宝积极准备,为下一次出海做准备。
为了筹措贸易货物,让宝船尽快出海,朱棣进一步压榨富绅,君臣关系几乎快到了决裂地步。
朱元璋狠,朱棣更狠。
文臣本以为熬走了老朱,春天就来了,结果却碰上了这么个货,死的心都有了。
俗话说,哪里又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富绅不敢造反,但恶心朱棣还是能做到的。
于是乎,各种恶心朱棣的事情接踵而至。
……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爱阅小说app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爱阅小说app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爱阅小说app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为您提供大神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的李青朱元璋最快更新
第29章 犯了众怒免费阅读.https://www.doucehua.xyz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