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斋>重生小说>靖明>第294章、道长道尊相见
  “快!快去把壬午本找出来,立时找人手刻印。”

  京城某书局内,掌柜忙不迭地吩咐着。

  “掌柜的,要印也是印《明报》上的吧?”

  “那是御批版!谁敢私印?况且半月才续刊一回,怎么印?只是陛下既然发了话,读书人等不及之下,定然会找壬午本来看!”

  书局掌柜觅得商机,那《三国志通俗演义》,必定要开始行销于世了。

  这是大部头啊,足足二十四卷,一套能挣多少钱?可既然有了金口玉言,起码天下想当官的人都会备一套!

  乖乖……

  京城书刊业的商人们最近这几个月都很不安,明报行的成立给了他们极大的压力。简字和编排新体例的出现,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严格的规矩。

  那《嘉靖字典》,也还没允许他们私印。

  跟皇帝沾了边,谁敢冒险?

  现在,皇帝总算带了个大机会给他们。御批版不用想,但那已经出现了几年的壬午本,总可以加印吧?

  这掌柜瞄准的是读书人,是想当官的人。

  但还有人,瞄准的却只是普通人。

  崇文门外,已经因为北京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商业区。

  这个门因为是外地商家贩货进城课税的一个门,因此也跟已经规划成了轻工园的朝阳门东数里处一样,是一个十分热闹的集市。

  在这里,店铺林立,旅邸茶肆众多。

  今天一个茶馆的门口,挂起了一块牌子:梅家门马朝北说三国。

  旁边还有个跑堂的吆喝着:“今日小店特请来梅家门传人马师傅说书,讲的正是《明报》上陛下御批版的三国。陛下有旨,天下臣民都应读一读。不认字的,听说书喽!”

  皇帝的话就是旨。皇帝既然提倡,平常就与说书人合作的茶馆岂能错过这个风口。

  茶馆内闲人满座,台上一张书案,一块醒木,一把折扇,一方帕。

  说书的看上去四十多岁年纪,“唰”的一声打开折扇之后,那马朝北开了口:“一块醒木为业,扇子一把生涯。江河湖海便为家,万丈波涛不怕!湖海朋友不供我,如有要艺论家门。列位,梅家门第三代传人马朝北有礼了。今日,我与列位再讲三国,此乃当今圣上御批话本,有御诗为证!”

  “啪!”醒木一拍,这是开书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

  那马朝北能吃说书人这碗饭,口齿与语气神态都是上佳。此刻把这首《临江仙》诵读了出来,而后又解释了一下其中意思,这才说道:“《明报上》陛下金口玉言,这三国故事,可辨忠奸、思取舍、察道术、知利弊、明得失。认不得字不要紧,今日起,我专说三国。这一回有个名堂,叫做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娱乐生活匮乏的时代,戏不是等闲人随时看得上的,这说书却大多还能听上几回。

  而这个御批版《三国演义》的背后是什么创作阵容呢?

  说来离谱,朱厚熜想搞这《明报》时,就已经让皇明大学院文艺院那边准备这件事了。操刀的,是以文徵明、祝枝山为首,再加上其他一些“无心”官位、醉心诗词歌赋和书画的骚客们。

  朱厚熜这个御批,批的是价值导向和更加通俗化的故事结构。林希元这个校注,较的是表述、考据。

  不夸张地讲,这是翰林学士和知名才子们一起在创作。

  不能说它的精彩程度一定比朱厚熜印象中流传最广的那个版本要强,但它毕竟是站在二百四十回的初版肩膀之上的。

  更何况,那首《临江仙》炸了。

  通驿局开设的状元居里,龚用卿两眼里都是狂热:“只凭此词,陛下才名便流芳百世!如今,还有谁腹诽那新学非出自陛下?”

  “谁会腹诽这些?龚兄不得胡言!”

  “……算平均分数,再排名次……”

  不同的人对同一份报纸上的内容关注点不一样,此刻人人心思各异。

  虽说录取范围扩大了,但评卷规则一改,这意味着有些人提前拜访的一些“恩师”、“前辈”,效用将大打折扣。

  “这自然更公平!”龚用卿很闲,因为他确定了考纲没改、不考新字之后,对自己很自信,“诸位,我等多日里往来唱和,可有此等佳作?陛下学究天人,才冠古今,堪称千古一帝!”

  其他人不是不同意这首词的牛批,但还是少有人能像龚用卿这般要跪舔了似地称赞。

  但龚用卿长得帅,此刻热情洋溢、神采飞扬,也确实别有一番潇洒。

  “我读此词,再读这第一回,也大发诗兴,诸位品评一二……”

  龚用卿看了看不远处笑眯眯的状元居掌柜和雇工们,清了清嗓子,开始念起他昨天花了很多时间才写出来的同样一首《临江仙》。

  这通驿局是陛下新封的诚意伯在管,那掌柜整日里用挑选什么一样的目光看着年轻举子们,只怕另有重任在身。

  龚用卿才震福建,他对于这一科高中信心十足。

  但如今正榜五百,一甲二十四,若想像那张孚敬一般升得如此之快,做那驸马才是捷径!

  就是可惜林希元一直见不到人,听他家里人说,都已经三个多月了,几乎夜夜留宿于明报行编辑部。

  龚用卿只觉得那是天大的恩典。明报行编辑部,那可是在宫墙之内啊!虽然是前朝,但那是何等信重?

  此时在宫里,朱厚熜正看着林希元送过来的下一期内容安排大纲。

  他看着皇帝,表情很古怪。

  若不是与文院长他们核对时确认过了,他也以为那首《临江仙》大概是谁谁谁捉刀的。

  所以陛下有这个诗才,平日里为何从不见显露?

  但朱厚熜是皇帝,用不着向任何人解释什么。

  林希元古怪的一点,还包括皇帝正细细看着那个派去与金坷垃一起到皇庄,花了十多天才撰写的稿子。

  那篇稿子,是应时的,将在二月十五刊载出来,传授来自皇明大学院农学院供奉们的耕作经验,传授那金坷垃与其他京城粪商们的沤肥技巧。

  刚刚用一首绝妙好词震了一把天下读书人的皇帝,现在用心审读着怎么种田、怎么沤肥。

  他是不是要用他实际的表现隐隐传递出一个倾向?

  朕不是没文才,朕只是更关心实务。

  朱厚熜并不知道他在想这些,看完之后连连点头:“很好!懋贞,这篇稿子很重要!工学院那边,与明报行联手之后,那新的印刷机又造出了一个用齿轮的改进版,接下来正该实际用一用,再收集不足加以继续改进。除了在明报上,这一篇稿子,要单独印出两万份来。大明千余县,这次要做到每县都发下去一些。誊抄之后,每个乡里都要让里长讲读这篇稿子!”妙书斋

  林希元有些惊了。

  他们只是明报行,这事自然不是他们做,他们只用印出来而已。

  但是皇帝对这件事的重视,还在他的预料之上。

  帝王没有不劝农的,但陛下劝农的方式不是去皇庄里做做样子,而是用这种方式。

  “臣明白了,臣一定转告总裁安排好。”

  朱厚熜笑着点了点头:“你也辛苦了。万事开头难,三月开始,明报行就不会这样缺人手了。今年正榜五百,副榜一千,还有那么多担心三年后考纲大变再难考上的举子,今年都会想方设法谋个官身。明报行不论如何,也是有品衔的。再招纳一些举子甚至副榜同进士,你便可以轻松一些了。”

  “……臣年轻,臣还扛得住。”

  “这几月来不舍昼夜,你功劳不小。”朱厚熜看着他,“在这次刊载新法试行功臣封赏的新闻里,加上伱自己的一条。”

  林希元不由得抬头愕然看向皇帝。

  朱厚熜深深地看着他:“这《明报》,同样是新法里重要的一面。你好好做,将来还有站在朝堂上甚至坐到国策殿的一天。黄锦。”

  “奴婢在。”

  “林希元筹刊《明报》有功,品衔擢为正四品,授中议大夫,赏银二百。”

  林希元浑身一震,眼睛立刻就湿润了,跪了下来:“臣谢陛下恩典,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四品,若还在任官,可穿朱袍了。

  但皇帝也告诉了他,好好做下去,将来未尝没有再站到朝堂甚至坐进国策殿的一天。

  听到皇帝叫他起身后,林希元又看向了皇帝,眼睛很亮。

  就在刚才跪着的时候,林希元意识到了一点:这十八家企业,其人事铨选,是不受吏部管辖的。

  这意味着,虽然没有官位,在十八家企业里,品衔只怕会爬得更快。继御书房之后,大明出现了更多的“快速通道”。

  而皇帝要把他得到擢升封赏的消息也列入新法试行功臣名单,是要对外传递一个信号:不去做官,到这十八家企业做事,同样是为新法立功。

  官衙之外,这十八家企业承担着陛下心目当中同样重要的实务目的。

  皇帝要用他来做榜样,激励马上就会参加会试的举子们,中了的和不中的,都不必只盯着随新法推行会出现的那些官位。

  二月里,还有一些特殊的人也陆陆续续赶到了京城。

  这些人,到了京城之后就分两个方向。

  有些人去了西边,那里的白云观原名长春观,正是当年成吉思汗为真实存在的丘处机敕建的道场,全真龙门派的祖庭。元末衰败、明初重建后,改了名叫白云观。这白云观,实在是道教在北面的第一大派。

  而东边的东岳庙,则是忽必烈敕建的。那是龙虎山正一道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的功劳吗?

  不,成吉思汗昔年是与金争夺北方中原一带,全真道在北方影响力大;忽必烈手里要稳住江南,正一道在南方影响力更大。

  京城里,全真道和正一道东西对峙,现在派中“高手”齐聚。

  无他,陛下寻访而已。

  道长们并不知道皇帝寻找他们,是为了和另一种道长们合作搞点什么事。

  此刻“无心世俗”的这些高手道长们,都用他们有限的政治智慧思索着皇帝寻找他们来的用意。

  毫无疑问,新法即将推行至全国,大明又到了需要用一切办法保住不生大乱的时候。在他们看来,前年还刚刚有叛乱。如今设了宰相,受命于天的皇帝将来要怎么压制住权力大涨的内阁首辅?

  几千年的历史给他们的经验是:戎与祀。

  京营,陛下是练了的。但祭祀仪礼,陛下势必要在礼部之外另有一支凭恃的力量。

  “要精于方术,如此以来,我正一道此回必定压过全真道!”

  东岳庙内,这里的监院兴奋地看着自家方丈,他更俗一点。。

  没错,其实方丈这个词,本是对道教十方丛林道观主持人的尊称。到后来,方丈、住持什么的,两家都通用罢了。

  道家方术名目众多,大体分为内炼、外炼。内炼方术,是行气术、导引术、内观术、外丹术、辟谷术、房中术等等;外炼方术,则是符箓、禁咒、占卜、祈禳、斋醮等等。

  两派各有不同。

  全真道以修行“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他们要求不结婚、不吃荤、蓄发留须、日常穿道袍住观修行,识心见性,证道成仙。实际上,受禅宗和理学的影响很大。

  而正一道则上承上古方仙道、黄老道,也有儒、墨、民间武术的影响,既可居家修道,又能吃荤结婚,同时以修炼外丹、重视符箓、祈禳斋醮的气氛更隆重著称。

  在这里揣摩着这次的“机会”,东岳庙的监院感觉以后北方也要都信正一道了!

  这时东岳庙的方丈却问向一个颇有仙范、四五十岁模样的人:“邵道兄,你自龙虎山而来,天师可有嘱咐?”

  被他问话的人其实已经六十多岁,但面色仍旧红润,头发乌黑,确实卖相很好。

  这人,名叫邵元杰。

  “随其自然便是。”邵元杰行了行礼以示尊敬,“天师遣贫道来京,只说了两字:潜邸。”

  那方丈眼睛一亮:“邵道兄昔年出入潜邸,为兴献帝所尊,想来也见过陛下?”

  邵元杰微笑着说道:“其时陛下还是幼童,岂能记得贫道?”

  监院更兴奋了:“终是一桩前缘!”

  邵元杰维持着形象,内心其实也很热衷。他看了一下身旁的一位年轻人,随后向方丈说道:“此次,我还请了陶道友同行。陶道友一向在罗田万玉山修行,方术造诣尤胜贫道。”

  被他推荐的,正是要年轻不少、如今刚刚年过四十的陶仲文。

  和邵元杰这种龙虎山嫡系比起来,陶仲文倒像是个“散修”了,此时闻言连忙谦虚,然后一一行礼问了各位道兄“仙性”。

  道门中人虽然说淡泊名利,但那也得分情况。

  到了要直接与皇帝的需求打交道这个层次,又有几人能压住心魔?

  “盼邵道兄、陶道友各以斋醮之术、外丹之术,扬我正一道之名。”

  邵元杰、陶仲文都很期待,刚刚从皇庄那边“配合研究”回京的金坷垃不忘主业,先关心了一下自己的粪肥大业。

  风声已经出去了,果然不少权贵大户都安排了下人过来“洽谈”业务。

  金家肥大有蒸蒸日上之势。

  “有没有旁敲侧击问一问,哪家勋戚对这生意有意?”

  “……没有。”

  堂堂勋戚,无非见风是雨、讨皇帝欢心罢了。真让他们出面来组建这“粪肥企业”,要脸。

  金坷垃很发愁。

  “金哥,宫里来人了。”

  族弟忙不迭地跑进来,又是兴奋又是拘束。

  这不叫跃上枝头变凤凰,这是埋到根里肥皇家。金坷垃进了一趟宫,如今竟然时时能与陛下有联系。

  过来的只是个小太监,但人人与有荣焉。

  “……初九?”金坷垃愕然确认了一下。

  “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草民遵旨。”

  金坷垃热情地送走传讯太监后,族弟埋怨他了:“哥,怎么还应对失措?要不再去找方秀才来教教你陛见礼仪!”

  “……你懂个屁。”

  金坷垃只是诧异于皇帝要在这天召见他。

  毕竟,这一天可是会试第一场开考的日子。

  状元居离贡院最近,肯花钱住在这里的人开始摩拳擦掌、异常期待。

  东岳庙与白云观,还有其他一些京城道观也都收到了道录司的消息:初九入宫,陛下召见。

  金坷垃知道皇帝这回要问实际的了:皇帝要的,是容易生产、容易转运、价格又低、量又大的“复合肥”。这词,是皇帝派人交待农学院供奉和金坷垃时说的。

  他思索请教了这么久,其实也不明白自家那肥能用、好用的真正道理,毕竟都只是试出来的。

  那该怎么说才好?

  正月初九一清早,贡院外面热闹非凡,杨慎站在贡院大门内沉声开口:“开门。”

  昔日状元郎开始作为主考,迎接新一科的举子赴考。

  这几天,皇帝竟单独召见了他三回,圣眷一时无二。

  许多年后的杨慎也始终想不明白,皇帝为什么对他像魏征一样的做派始终忍了。他失去了一些,却也保留了一些当年陛下第一次朝会时就慨然发言的热血。

  但现在,杨慎只是用心做着自己回京之后的第一件事。

  在广东几年,他已经切身感受到了,官员的德才对于地方政事的重要。

  身为新党党魁杨廷和之子,身为陛下口中“大明养士百年、终有用修这等仗义死节者”,遴选新法干才,杨慎义不容辞!

  而紫禁城西边,邵元杰等人则愕然看着司礼监秉笔、御用太监、皇帝身边最亲近的黄锦热情地向一个面容黝黑的汉子打趣:“金道尊,过了个冬怎么还晒黑了?”

  他们心头大凛:这是哪里的道友?岂敢称尊?

  (本章完)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爱阅小说app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爱阅小说app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爱阅小说app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为您提供大神冬三十娘的靖明最快更新

第294章、道长道尊相见免费阅读.https://www.doucehua.xyz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