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斋>重生小说>带着崇祯去流浪>第四百五十七章:再一次联手(一)
  方小眼不敢怠慢,这一次可是关乎全军生死,他准备三匹快马,一人三马往南阳府赶去,徐芸不放心,强行要求跟着他去,方小眼咬咬牙,带上徐芸和五匹快马,往南阳府飞奔而去。

  明军选择战术撤退,刘良佐率军扑个空,他丝毫不惧怕和明军作战,但是他却害怕被明军和大西军联手。

  消灭明军前锋主力部队,他带着军队撤回到汝宁府。

  哈泰正在西平城扎营,他没有消灭一个明军士兵,心情却非常好,因为刘良佐消灭西平城明军部队,刘良佐回来后,向他汇报明军大步后退,他不敢孤军深入,暂且退回来,和哈泰请示要不要追击明军。

  和刘良佐想法类似,哈泰也担心明军和大西军联手,他让部将去京城和摄政王汇报河南地区军情,又让翻译和刘良佐说道:“今日起,我率部驻守西平城,你把在南阳府军队撤回来,驻守汝宁府西部,确保我军不被明军和大西军围攻。”m.miaoshuzhai.net

  翻译说完以后,刘良佐在城内休息一晚,第二天带着部队踏上去南阳府道路。

  南阳府清军因为刘良佐带走部分精兵,面对李定国进攻,清军消极避战。

  也是因为清军做缩头乌龟,大西军数次进攻都不能攻破清军城池,李定国也有些懊恼大哥孙可望,在前期损失大量大西军兵马,导致他的部队人手不足,不足以强攻清军驻守城池。

  等刘良佐率部归来,李定国有想暂时撤退念头,可刘良佐到来以后,却率领清军撤回到汝宁府,让大西军一群将领大眼瞪小眼。

  孙可望立功心切,急于报之前被清军之仇,以督军南阳府名义,下令各部兵马追击清军,李定国提出反对意见,被孙可望拒绝。

  不得已之下,大西军在孙可望指挥下追击清军,刘良佐在撤退途中,布下重兵埋伏,就等大西军前来追击。

  数万大西军从各条阵线,进入清军布置好的伏击圈,被清军杀的大败,损失惨重,孙可望几乎被清军生擒,要不是李定国神勇,大西军又要在一次被清军击败。

  这一次追击导致大西军损失三分之二兵马,李定国率领骁骑营和虎贲营十不存三,其他各营兵马不是被清军全歼,就是全营投降。

  刘良佐见势头正旺,让少数军队撤回到汝宁府,他率领大部队猛攻南阳府西部城池,竟然一口气拔掉大西军在南阳府的军事据点。

  清军锐不可当,大西军残兵没有一战之力,李定国认为不能和清军硬拼,护送孙可望撤退到河南府。

  大西军在河南府还有数万兵马,孙可望撤回到河南府,意思到自己军事能力不如李定国,就任命李定国为河南府督军,总督河南府军事,他一心在河南府各地为李定国筹集粮草和兵源。

  李定国掌握河南府军事指挥权,可以放开手脚和清军作战,可刘良佐却在这个时候撤回去。

  清军在撤退前,把南阳府付之一炬,大西军在南阳府经营数月,被清军彻底破坏,刘良佐带着胜利之姿撤回到汝宁府,哈泰本想骂他,说他不听从指挥,私自出兵南阳府。

  可又想想,刘良佐是绿营兵总兵,大清需要绿营兵打天下,他笑脸相迎刘良佐得胜归来,并且还送给刘良佐一栋大宅子和十个妇人,以此表明他对刘良佐的信任。

  刘良佐得到哈泰奖赏,心里美上天,在他看来明军仍旧是烂泥,幸好他投降清军,要是继续在明军阵营厮混,早就被清军全歼。

  他欣然成为哈泰跟班,哈泰告诉他,他已让人去京城和摄政王汇报军情,相信不久后会有援军抵达河南,他们只需在汝宁府坚守即可。

  因为清军在和大西军作战中,清军损失不少兵马,哈泰也有些担心兵力不足,令刘良佐扩军,这可是刘良佐拿手好戏,他硬是从百姓中拉壮丁,补充绿营兵,又俘虏数千明军。

  一通操作下来,清军在人数上恢复到七万余人,其中可战之军有四万余人,剩下的都是些壮丁,只适合防守和后勤。

  汝宁府清军规模得到恢复,哈泰和刘良佐坐镇汝宁府,等待清军主力再一次南下,彻底消灭江北明军,大顺军和大西军。

  在京城的多尔衮,接到哈泰被明军,大西军围攻情报,他非常犹豫,是要在关内继续鏖战,还是带上关内人口财富撤回到关外?

  毕竟高丽半岛南端已被扶桑人攻占,要不是高丽人揭竿而起抵抗抵抗扶桑军队北上,整个半岛都会成为扶桑人领土。

  半岛是满清后花园,不容他人觊觎,可多尔衮兵力就只有这么多,同时在关内和关内开战,清军耗不起,多尔衮召集满明群臣,商议是南下还是北上?

  大臣到齐以后,多尔衮问群臣是要撤回到关外,还是在关内消灭残明等军事力量,再去关外决战?

  他以为满人会选择撤回到关外,守住龙兴之地,而明人大臣眷恋故土不肯回到关外。

  可结果确实让他惊掉眼珠子,大多数满人文臣武将并不希望回到关外化外之地,都觉得关内花花世界才是人住的地方。

  明人大臣在朝廷没有多少话语权,见大多数满人要求在关内,明人大臣也就顺水人情,赞同继续在关内驻守。

  满人入关就如此退化,多尔衮为之气结,他怒斥大臣,为了关内花花世界就忘了龙兴之地,他越骂越激动,最后竟然下令退朝,让众臣滚回去。

  但是多尔衮在退朝后,又让人把洪承畴,代善等朝廷重臣请来,多铎这些天一直在家中,他也被多尔衮邀请到皇宫。

  多铎第一个来到多尔衮御书房,看见济尔哈朗不在,于是好心提醒多尔衮,这一次有没有邀请济尔哈朗?

  提起济尔哈朗,多尔衮就有些不痛快,济尔哈朗被大顺军俘虏,为了把济尔哈朗救回来,多尔衮用刘宗明,田见秀等大顺军被俘高级把他换回来。

  济尔哈朗回到朝中,人变得苍老很多,威望也随着他被大顺军俘虏而大幅度下降。

  多尔衮让济尔哈朗回家休养,济尔哈朗也知道意思,回来后闭门不出,整日打拳喝酒,好不快活。

  他远离满清权力中心,但是这一次是关乎到满清战略选择,多尔衮想了想,还是邀请济尔哈朗。

  他让多铎亲自去邀请济尔哈朗,多铎刚刚出门,多尔衮让他等一下,他和多铎亲自去去济尔哈朗府上拜见。

  济尔哈朗在家里养着,但内心仍旧是关心时局,多尔衮让他远离中心,但并没有限制他的自由,济尔哈朗从多渠道听到大顺军,明军,大西军动向,还有高丽半岛的扶桑人,正在攻打高丽残余军队。

  他非常迫切想回到军队,率领八旗主力部队回到关内,守住满清大本营,就在他想怎么重新回到军队,奴才跑来和他慌张说道:“叔王,摄政王和豫亲王来了。”

  听到多尔衮和多铎到来,济尔哈朗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心想机会终于来了。

  多尔衮和多铎来到王府,非常客气和尊重,济尔哈朗也没有倚老卖老,以君臣礼仪和多尔衮请安,多尔衮虚心和他说明来意,济尔哈朗静静地听多尔衮说完,才发表他的意见。

  “吾以为,挑选精兵撤回关外,守住龙兴之地,等关内战事结束,再去关外驱逐扶桑人。”

  这点和多尔衮不谋而合,多尔衮欣慰济尔哈朗支持他,决定让济尔哈朗重新回到军队。

  “叔王,这些日子可好?”

  “摄政王,身子骨硬朗着。”

  济尔哈朗拍着胸膛,表示可以继续为大清冲锋陷阵,多尔衮和他说道:“叔王,本王欲守护关外之地,叔王身子骨硬朗,就由叔王去关外,本王也放心。”

  济尔哈朗也是老狐狸,他欣然走马赴任,但有一个请求,多尔衮不答应,他就拒绝回到关外。

  多尔衮很大方同意他任何请求,济尔哈朗提出率领两万八旗兵,还有吴三桂,尚可喜等二十万绿营兵去关外驻守。

  这个请求遭到多铎反对,认为在关外老家不能有这么多绿营兵,应该增加八旗兵数量,减少绿营兵人数。

  可多尔衮却认为济尔哈朗很有眼光,把绿营兵拉到关外,只要山海关还在清军手中,绿营兵撤又撤不回来,被迫为清军死守盛京等城池。

  济尔哈朗得到多尔衮同意,去兵营点兵,多尔衮也回到宫中,让太监草拟圣旨,再一次启用济尔哈朗为关外主帅,提兵驻守盛京等关外城池。

  多尔衮此举,已表明他决心,洪承畴,代善,阿济格等人不再多言,但是多尔衮却让吴三桂继续在关内作战,免得这个反骨仔在关外横跳。

  两万八旗兵和二十万绿营兵很快就踏上去关外的道路,没有去关外的吴三桂大呼感动,他以为多尔衮让他在关内继续作战,是对他的恩赐,也是信任和重用。

  他请缨去河南,击败在河南地区明军和大西军,然后南北夹击歼灭崇祯朝廷。

  这就是多尔衮的不世之才,在大多数绿营兵看来,去关外驻守,就是满人对其不信任,驻守关内的绿营军,就是入满人眼,很多绿营兵将领纷纷表忠心,愿意为清军消灭敌对势力。

  多尔衮见军心可用,决定在1646年上半年,出兵消灭在江北的大顺军,大西军和崇祯朝廷。

  他制定三路出击军事策略,阿济格为征西大将军,率三万八旗兵,二十万绿营兵进攻山西崇祯朝廷和大顺军。

  多铎为征南大将军,领四万八旗兵,十五万绿营兵进攻在河南地区明军和大西军。

  博洛为总预备役,统八旗兵三万,绿营兵四十万驻守北直隶,前线开战后,任务是负责粮草和补充兵力,他这一步兵马兵力也最多,多尔衮雄兵百万,志在一统天下。

  清军的战争机器再一次运转,清军第一进攻目标就是山西平阳府崇祯朝廷,崇祯朝廷在平阳府扎根后,得到大量义军支持,崇祯朝廷在山西兵马有三十万之多,已是山西最强实力。

  但是这三十万军队,大多数是一群没有军事经验的义军,武器装备也破烂不堪,火器部队不到十分之一,骑兵更是少的可怜,但拥有三十万兵马,崇祯朝廷开始向外扩展势力。

  在扩展势力之前,大量崇祯朝廷细作进入到清军地盘,虽然大部分细作进入清军地盘后,不是被清军俘虏,就是做了卖国贼,只有极少数细作成功带回来情报。

  崇祯朝廷君臣从细作带回来情报,得到清军正在策划一场巨大的军事行动。

  朱由检一天之内召集群臣召开三次朝会,商议怎么击败清军,大多数大臣认为朝廷有三十万兵马,完全有实力挡住清军进攻,或许可以击败清军,一鼓作气光复京城。

  但也有少数大臣以为清军兵强马壮,朝廷兵马大多又是新兵,精锐部队少之又少,完全不是清军对手,应该尽快和大西军,大顺军联手,在清军发起进攻之际,另两方势力也从相应各自阵线发起反击,达到消耗清军兵力目的,让清军疲于奔跑。

  还有大臣上书陛下,请求陛下下圣旨,令江南兵马北上,但这个意见被朱由检扔到桌子底下。

  福王,唐王,鲁王三王已成气候,麾下明军早就听调不听宣,有的势力更是不认他这个皇帝,他打消向江南明军求援念头,下令武大定,梅世丰等武将加强训练,应对清军大举进攻,又让李建泰,王承恩为使者去大顺军,大西军,邀请两军抵御清军进攻。

  大西军和大顺军高层,也前后知道清军即将发动新一轮攻势,李自成和张献忠不敢轻视清军。

  清军还没有进攻前,两人使者来往于郧阳府和西安府,商议怎么职员明军,最后张献忠和李自成两人,在陕西和湖广交界地带会面。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爱阅小说app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爱阅小说app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爱阅小说app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为您提供大神人间十年的带着崇祯去流浪最快更新

第四百五十七章:再一次联手(一)免费阅读.https://www.doucehua.xyz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