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斋>重生小说>苟在大明我被老朱偷听心声>第0516章 朱允炆受表扬了
  朱允炆对于朱元璋何时回来已经摸得差不多了,刚回到养心殿,就看到了朱元璋和毛易的背影。

  应该是刚刚回来,因为两人正从腰间解下绳子。

  大夏天的,腰间一直缠着绳子,着实难受。

  朱允炆很是奇怪,皇爷爷和毛易为什么每次去、回,都要绑上一根绳子?

  “皇爷爷,您回来了!”

  朱元璋道:“歪头,老四到哪里了?”

  “皇爷爷,这个,孙儿,孙儿不知道。”

  朱允炆心中有些害怕,因为他实在不知道燕军已经到了何处,又不敢撒谎,只得实话实说。

  因为每次朝议,大臣们总是在讨论燕军的事情,而朱允炆却又不想听到这些。

  毕竟他想与燕王在应天谈一谈,听起来实在有些滑稽可笑。

  但是,不这么解释,又作何解释?

  说是将燕军吸引过来,将燕军歼灭于应天?

  这倒是最为合情合理的解释,但是这么一说,燕王知道了,又该踌躇不前了,这又达不到皇爷爷的要求。

  因此,当大臣们提及燕军,朱允炆都会立马把议题转移到其他政务上。

  对于他来讲,燕军走到哪里都不重要,因为他根本没有必要设防。

  因此,三天来,朱允炆真不知道燕军走到哪里了。

  朱元璋吹起了胡子瞪起了眼:“歪头,咱交待的事,你竟然不上心?你究竟打的什么歪主意?”

  朱允炆吓得打了一个哆嗦:“皇爷爷,孙儿,孙儿一直想办法打消燕王的顾虑,让他放心大胆地前来,所以一时没顾上,不知道燕王走到哪里了。”

  “嗯,”朱元璋面色这才缓和下来:“记住了,咱交待的事,你不要给咱打马虎眼儿。”

  朱允炆像小鸡啄米一般点头,心下甚喜。

  皇爷爷对我还是信任的,他肯给我交待事,这说明对我还抱有希望。

  “对了,朝中除了军务,还有啥大事没有?”朱元璋随意地坐在桌子前。

  感到屁股有些咯,这椅子做得不太好,还是那种摇摇椅舒服啊。

  在草原上,在湖泊旁,插着遮阳伞,晃着摇摇椅,再配上一点酒,神仙日子啊。

  再看看养心殿,怎么感到阴沉沉、潮乎乎的!

  再看看朱允炆,身子佝楼着,眼神躲躲闪闪,唯唯喏喏,小家子气!

  怎么看怎么像两年之前的三孙。

  再想想现在的三孙,身子挺得倍直,眼神明净无尘,气宇轩昂,胸怀天下!

  两年前,咱的眼光怎么那么差?

  朱允炆连忙道:“皇爷爷,北方和中原大旱,恐怕大多数庄稼都要绝收。”

  朱元璋眉毛一拧,大旱!绝收!

  作为经历过底层穷困生活的朱元璋,深深知道大旱和绝收意味着什么。

  淮河以南地区,雨水充沛,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收成。

  北方和中原本就雨少,这一大旱,农民一年的辛苦又要打水漂了。

  一旦处理不好,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比如那些隐藏在民间的各种秘密教派。

  只要遇到这些事,这些教派就会行动起来。

  “你是怎么想的?”朱元璋问道。

  朱允炆激动起来,皇爷爷这是要考校我了!要是他对我彻底失望,肯定就不会问我,直接咐咐怎么做了!

  我不再仅仅是皇爷爷手中的提线木偶,皇爷爷肯培养我了!

  “皇爷爷,我已责令户部,及时向北方和中原调粮,到时及早赈灾。”

  朱允炆说完,兴奋地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喝了一口茶,慢悠悠问道:“还有吗?”

  朱允炆道:“等到秋季一边赈灾,一边加强农业生产。对各府县巡回训导。”

  “孙儿牢记皇爷爷说过的每一句话,盖由民人勤于农事,感天之和,以致如斯。尔民尚尽力畎亩,以奉父母育妻、子,永为太平之民,共享丰年之乐。”妙书斋

  朱元璋听得心中喜悦,微微点头。

  歪头二孙,还是很用心的。

  咱说过的话,这是经过文臣润色之后才晓谕天下的。

  三孙竟然记下来了,一字不落、一字不差!

  “孙儿还记得皇爷爷一直推崇的《劝农》: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朱元璋摸起了胡子,嗯,这是让皇孙们背过的陶渊明写的诗。

  本意是让皇孙们不要忘了国家的根本,更不要忽视种田人的辛劳。

  “孙儿记得还有一首,稼穑病多雨,芜菁种待晴——”

  “好了!别背了,咱知道了。”朱元璋听一首就可以了,再听下去,脑袋就受不住了:“歪头,你说说,训导之后,到底咋个办?”

  朱允炆胸有成竹:“皇爷爷,还是用您的办法:击鼓劝农!”

  为了不误农时,促人稼穑,朱元璋在各地设置了劝农组织,让各村的老人击鼓劝农。

  每村一面鼓,劝农老者五更击鼓,百姓闻鼓下田,击鼓人有权责罚偷懒者。

  如果劝农老人不负责任,贫穷者偷盗犯法后,本乡老人也有罪过。

  朱元璋面有得色,还是咱想的办法好啊!

  “皇爷爷,过去每村是一面鼓,一个老人。孙儿觉得对于中原和北方,还应该加人加鼓!”

  “一个村子,一人一鼓容易误时误事,且一位老人恐怕监督不及、监督不到,即使农人下田,也多有懈怠偷懒者。”

  “孙儿打算,一个村子,五人五鼓,五位老人巡田,可使人尽其力、地尽其用!”

  朱元璋听到此,赞许地看了一眼朱允炆:“嗯,五人五鼓,击鼓巡田,甚好。”

  朱允炆听到此话,泪珠子欻歘地就出来了,皇爷爷表扬我了,他说“甚好”!

  朱允炆哽咽道:“皇爷爷,孙儿,孙儿这就去交待。”

  “回来!”朱元璋看朱允炆转身就走,立马叫住了他。

  “还有,你安排一下,各地有往大明科技院寄信件的,所有急递铺不得拒收,不得收取费用。”

  朱允炆吃了一惊,问道:“皇爷爷,大明科技院有要紧事?”

  为了加强上下沟通联络,皇爷爷从建立大明开始就以应天为中心建立辐射全国的驿路。

  在各水陆大通道上设置驿站、递运所、急递铺,并规定了各自的任务,还配有法令。

  驿递系统的作用,皇爷爷说得很清楚:“宣上德,达下情,防奸宄,诛暴乱,驭边疆。”

  驿站建有馆舍,主要职能是置邮传命、接待使客;递运所有水陆之分,负责运送朝廷物资和公务人员;急递铺则专司递送普通公文。

  普通民众想邮寄物品,都是靠着亲友或者是各地的行商、商会、商邦。

  “没有啥要紧事,《明报》准备登一个消息,围绕一件事征集文章,不管是寻常百姓还是文人士子,均可将自己的文章见解寄到大明科技院。”

  “文章可以通过当地的急递铺送到大明科技院。”

  朱允炆有些头疼了,这不是公事,这纯粹是民间行为,居然要通过急递铺来办!

  这下子,大臣们又该反对了。

  大臣们反对再强烈,咱也得硬上!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爱阅小说app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爱阅小说app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爱阅小说app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为您提供大神关河万里的苟在大明我被老朱偷听心声最快更新

第0516章 朱允炆受表扬了免费阅读.https://www.doucehua.xyz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